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楊梅品質好于往年

  • 發佈時間:2015-06-10 03:34:3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顏偉傑 通訊員 厲寶仙

  眼下,我省蘭溪、仙居、余姚的楊梅將陸續開採。相比往年,今年的楊梅産量有所減少,但外觀品質可能有所提升;而且,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價格和往年持平,但優質果價格還是會比較高。

  “按浙江的氣候來説,本地楊梅一般都在6月10日左右集中上市。”省農業廳水果首席專家孫鈞告訴記者,今年楊梅生長前期溫度偏低,雨水較多,但3月下旬以來溫度回升,楊梅坐果期、硬核期與正常年份接近,預計今年的楊梅成熟期和常年相當。

  我省種植的楊梅中,成熟最早的要數荸薺種楊梅,這種楊梅又叫炭梅,成熟後顏色呈紫黑色,單果重量平均在10克左右,從6月8日開始,蘭溪、台州等地的荸薺種楊梅就已經開始採摘了。

  而最為浙江人熟知的東魁楊梅,就是俗稱“乒乓球楊梅”則要再等上一週左右的時間,預計在6月17日前後開始採摘,直到月底。東魁楊梅的個頭大,平均每個果子的重量在25克左右,相當於荸薺種楊梅的兩個那麼大。

  除了荸薺種、東魁,我省的楊梅四大良種還有丁岙楊梅和晚稻楊梅。主要種植在浙南地區的丁岙楊梅,外形與荸薺種相似,但成熟後為紫紅色,果實比荸薺種稍大,採摘期也要比荸薺種略早一兩天。

  而産地舟山定海的晚稻楊梅,則是我省最為晚熟的品種,外形上更加烏黑髮亮。由於其葉片能耐空氣中的鹽分,適合海島栽培。晚稻楊梅的果實與荸薺種楊梅類似,但其成熟期在6月底至7月上旬,在高海拔山地栽培還可延遲15至20天。

  據農業部門調查,目前全省楊梅栽培面積134萬畝。其中,東魁楊梅佔51%,荸薺種楊梅佔28%,丁岙楊梅佔4%,晚稻楊梅佔3%,其他品種佔14%。

  楊梅栽種面積變化不大,但是今年上半年氣溫變化幅度大,前期溫度偏低,雨水較多,影響了楊梅的坐果率。今年全省楊梅總産預計在43萬噸左右,較上年減少了10%。其中,寧波、溫州減産最大,約減少30%,而台州、麗水、金華等産區穩定。

  楊梅的主要産區中,台州的産量最大,預計可以達到18萬噸,寧波、溫州次之,在7.5萬噸左右。而從品種上來説,個頭最大的東魁楊梅産量最大,為21.7萬噸,佔全省楊梅産量49.9%;荸薺種楊梅次之,為15.6萬噸。

  楊梅坐果減少,但利於楊梅果實膨大,加上果農優質生産意識日益增強,以病蟲害綠色防控為核心的果品品質安全技術不斷推廣,以及我省今年重點推廣的網室避雨栽培等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應用,楊梅優質果率不斷提高,預計今年楊梅品質將比往年有較大提升。

  (本報蘭溪6月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