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人為啥愛嗑瓜子

  • 發佈時間:2015-09-21 08:31:04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無論是過年過節果盤中的“主力”,還是茶話會中常備的瓜子盤……中國人對瓜子的喜愛是毋庸置疑的。看電視打發時間、聊天隨手拿一把,哪都能看到瓜子的“身影”,可謂“國民第一零食”。

  不少人疑惑外國人吃不吃瓜子。在德國、法國,他們認為瓜子是鳥類吃的,不是人的食物;而在南韓、葡萄牙的超市裏雖然看不見帶殼瓜子,但是有剝好的瓜子仁,作為休閒食品或當佐料。

  中國人喜歡瓜子,可能一開始是由於節儉,後來才深入到飲食文化層面。據考證,嗑瓜子的習俗在我國明代已經流行,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子,晚清以來南瓜子開始流行,民國時期葵花子又異軍突起,大受歡迎。嗑瓜子大概最早興于北方,這不僅是因為嗑瓜子的記載主要發現于北方歷史文獻中,更為客觀的原因是北方冬季寒冷漫長,農閒時大家整天待在家中避寒,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嗑瓜子的習俗就這樣蔓延開來。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學新告訴記者,不僅是因為瓜子經歷了兩個朝代,時間之久足夠讓嗑瓜子這種習慣在我國傳播開來,而且我們喜愛嗑瓜子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瓜子不論吃起來還是準備起來都很方便,拿出來招待客人,不僅能夠體現主人的好客,做客的人也因吃瓜子會有被“招待”的感覺,潛移默化中就定下來一種愉悅的社會交往基調。

  其次,吃瓜子能緩解緊張情緒。人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很容易緊張、尷尬,交流時手中有食物的話會讓人感到輕鬆。所以我們經常會請客喝酒或約人吃甜點來讓交往各方放鬆下來,但酒後容易談吐不當,甜品消費又高,所以廉價易得的瓜子就成了大家相聚時休閒食物不錯的選擇。同時,嗑瓜子可分解為若干個小動作,這些動作簡單、容易,讓人感到愉悅,在吃的過程中能夠緩解彼此的緊張情緒。

  最後,吃瓜子有利於消除交流雙方的敵意,延長交談時間。人與人交往時,會有兩套系統:一種是當自己認定環境不安定時出現類似逃避、逃跑的防禦系統;另一種是安定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放鬆系統。瓜子本身的趣味性加上調節緊張氣氛的功能,會使你啟動放鬆系統,減少在相處中的敵意,使交流雙方表達起來更加輕鬆自然,觀念和想法也比較靈活多樣。另外,嗑瓜子是一種量少多次的進食行為,可以隨時停下來,也可以隨時撿起來繼續嗑,拉長了進食的過程,能夠給社交活動提供足夠的時間。

  (據《生命時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