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可生産有效組合5000個

  • 發佈時間:2015-09-19 03:32:3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14日,筆者在河南焦作聯豐良種工程技術公司展示田裏看到,運用大數據玉米育種軟體,通過整合育種材料、自交係培育、組合測配技術生産出來的18個玉米新組合和自交係品種都表現極佳,具有高産、耐密、多抗、脫水快等特性,其中6個被我國東北、西北、黃淮地區選定為區試品種。

  9月1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北京奧瑞金種業副總經理黃西林來此考察後説:“工廠化育種是引領我國玉米育種潮流的一種新模式。”

  為打破常規育種中專家憑經驗對育種各環節壟斷的作坊式育種格局,該公司建立了玉米育種大數據庫,開發出了具有國家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數據玉米育種軟體,實現了育種過程中育種材料選拔、自交係生産鑒定、組合測配、雜交種鑒定等各環節車間化,建立起了一個高效率的玉米育種工廠。

  工廠化育種,提升了育種效率,節省了成本,加快了玉米育種從“實驗室”“試驗田”到示範推廣的步伐。常規育種週期長、成本高,從材料選擇、自交係培育,到測配、測試,要拿出一個成型組合需要三五年,成本60萬元。該公司利用大數據實行車間化組合,標準化生産、流程化作業,一年可生産有效組合5000個,效率是傳統育種的100倍以上,綜合運營成本比傳統育種方式降低了90%。目前,該公司有20多個新型自交係受到國家保護,有30個優良組合正在參加各省及國家區試,有4個品種在審定中。

  “高産、早熟、耐密、多抗、脫水快”是未來玉米育種的方向,該公司瞄準極具前瞻性的玉米新組合,採用工廠化育種,加快了玉米新組合進入各級參試、審定、示範推廣的速度,從而滿足了市場需求。

  “我國玉米種業落後的原因是缺乏一批基礎種子公司。專業專注,打造國內最具活力的玉米基礎種子公司,就是我們的發展定位。”焦作聯豐良種工程技術公司董事長皇甫忠良説。依託自身科技優勢和眾多前瞻性成果,該公司發起創建的“N+1種業創新聯盟”會員已發展到7家,今年年底可超過20家。楊仕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