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庫專家:中國經濟遭遇的只是“短暫的寒冬”

  • 發佈時間:2015-09-17 19: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南寧9月17日電 (蔣雪林 鐘建珊)印尼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國際關係講師林優娜(JonaWidhagdoPutri)從雅加達飛抵中國廣西南寧後,走下飛機,她最大的感受是南寧機場的新航廈變大、變得更加繁忙了。

  “我感覺南寧的經濟比去年更有活力,不僅開通了除汶萊外所有東盟國家的航線,市區的工地也比比皆是,一片繁忙景象。”林優娜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的電話採訪時説。

  林優娜15至16日出席了在南寧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東盟智庫對話論壇。16日下午飛赴上海。從雅加達到南寧,再到上海,讓她感覺變化最大的是機票變貴了。

  “雅加達到南寧的機票提價可能與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化有關。”林友娜説。

  與西方一些學界看衰中國經濟相比,林優娜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比較樂觀。林優娜的樂觀來源於中國豐富的外匯儲備。林優娜認為,相對於其他的經濟體,中國經濟歷來彈性比較大,包括巨大的市場、可控的財政金融資源。即使出現經濟震蕩,中國也能笑到最後。

  林優娜表示,全球經濟都在下滑,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只是其中一個代表而已。這種低迷增長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從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品質角度來看,整個經濟呈現向好的跡象。

  她説,美元正在升值,人民幣貶值是為了平衡自身經濟發展。

  事實上,中國經濟已經穩定地走向了結構升級的方向。就業穩定,去年十個月就完成了全年的就業目標,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目標的七成。

  出席第八屆中國—東盟智庫論壇的新加坡智庫專家陳企業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服務業對就業有很大潛力,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從工業轉向服務業。中國經濟前幾年開始的結構調整開始發揮作用,服務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但中國經濟仍處在最艱難的時候,中國的城鎮化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釋放出經濟拉動力,目前內需又不太旺盛,拉動不上來,所以應該把握好時機,在服務業上下功夫,才能使中國經濟走出難關。”陳企業説。

  陳企業對中國經濟也比較樂觀,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6%以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在6%之下,中國經濟就會動蕩。“中國要設法保出口,繼續賺外匯,人民幣根據市場需要,該貶值就貶值。”陳企業説道。

  馬來西亞前駐WTO大使蘇普若瑪尼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經歷的情況是暫時的,這個“寒冬”不會太長。“我對中國經濟還是很樂觀的”。原因是:一、中國企業的跨境擴張速度非常快,這對中國經濟將産生很大拉動作用。另外,中國經濟不發達的西部省份,他們正在通過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對外合作來拉動經濟發展,所以中國經濟不會太差。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中國這麼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單就這一點來説,中國的經濟就不會發生危機。”蘇普若瑪尼説道。

  蘇普若瑪尼表示,中國經濟確實也面臨不小問題。今年中國對東盟進口在急劇下滑,出口增速放緩。原因是東盟內部經濟活力也不足,對中國貨品的需求在下降。要改變中國對東盟貿易面臨的難題,升級版中國—東盟自貿區是個好辦法。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和消費均呈現新的增長點。今年前八月中國基礎設施投資59164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比1-7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8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無論是同比增速還是環比增速都比上月有所提高。同比增速為10.8%,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高級統計師王寶濱認為,中國穩投資政策效果正在逐漸顯現: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提高,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持續小幅回升,這些都成為中國投資成績單裏的新亮點。(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