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拳治污 打出環境違法“零容忍”

  • 發佈時間:2015-09-17 08:13:0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將“五水共治”視作浙江省打造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組合拳,那麼,這套拳法中的法治重拳,便有著刀光劍影的味道。新華社昨天報道,浙江省各級環保部門對全省環境監管執法愈加嚴格,僅今年以來,浙江相關行政處罰案件、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人數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刑拘人數超過500人。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全省總投入高達2000多億的“五水共治”工程,是前無古人的一次重整山河,是給孫子後代留下金山銀山的一次壯士斷腕,此中有轉型升級的膽略與前瞻,也有走過彎路的痛定思痛。在這個重塑綠山青山的集結號中,依然有這麼多環境污染違法行為的出現,無疑是一部分利欲熏心的人們,執意要在子孫後代的碗裏搶飯吃,是法治面前的頂風作案。

  一邊是政府斥資、民間捐資的環境治理,一邊是趁人不備偷偷摸摸的污染。這種將企業與個人的利欲建立在“二次污染”上的貪婪,等同於是在挖金山銀山的墻腳,令人齒寒。

  可以説,“五水共治”以來,浙江省全社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各行各業、尤其是許多傳統的工業企業,為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此中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論是政府職能部門還是普通市民,都在這場壯士斷腕中感受到了陣痛的代價,付出了切身利益的犧牲,終於收穫如今這來之不易的新局面。

  從某種意義上説,浙江省今天重塑的綠水青山,是用智慧與汗水凝聚而成的,也是砸下了實打實的資金。不讓“五水共治”的成果打水漂,必須用法治的重拳保駕護航。只有對頂風作案的違法行為從重、從嚴、從快打擊,才有可能遏制犯罪,減少損失。

  事實證明,“五水共治”作為一場攻堅戰,打頭陣、見成效的,首先是法治的重拳。2014年,全省打擊環境污染違法已經算得上“全國最嚴”。全年辦理相關案件9916件,處罰高達4.73億元,在辦理案件、處罰款、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因環境污染犯罪刑事拘留人數等數量上,都在全國各地中排名第一。為什麼重拳之下今年依然有這麼多頂風作案的違法犯罪?關鍵還在於一些企業與個人的利欲熏心和僥倖心理。

  要徹底斬斷環境違法的黑手,法治的重拳一刻不能停。壯士斷腕,法治先行。只有給青山綠水開出史上最嚴的法治清單,金山銀山才能得到法治的保障,美麗浙江才能從畫上走進現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