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資委: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在實踐中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經驗。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也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取向。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能否實現與市場經濟的有機融合,不僅決定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敗,也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與市場經濟相融合,這可以説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也是中央對30多年國有企業改革的充分肯定。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和重要內容,通過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動國有企業和市場經濟實現有機融合,努力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資本效率,搞好國有企業。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佈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這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市場”這個詞在《指導意見》中出現了35次,可以説是貫穿全文始終的一條主線,必將為增強國有企業活力釋放巨大的政策紅利。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激發各類要素的活力。通過分類改革,推動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深入融合,激發企業活力。《指導意見》提出,根據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結合不同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現狀和發展需要,將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國有企業分類是新時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切入點,也是一項重要改革內容,是因企施策、差異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指導意見》將國有企業劃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既考慮了國有企業首先是企業的一般特徵,又考慮了我國國有企業應肩負的特殊使命和責任。通過界定功能、劃分類別,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對企業來説可以解決功能不清晰、定位不明確、發展同質化等問題;對出資人來説,可以使考核更科學、監管更精準、改革更有針對性;對市場來説,也會有一個更明確的預期導向,有利於使國有企業更好地與市場深度融合。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工作。《指導意見》從推進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推進股權多元化、推進改制上市三個方面提出了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具體措施;明確提出了根據不同功能定位,調整國有股權比例;闡明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所要形成的經營機制並首次對探索實施優先股和國家特殊管理股提出了要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指導意見》提出,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重點是推進董事會建設,建立健全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規範董事長、總經理行權行為,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實解決一些企業董事會形同虛設、“一把手”説了算的問題,實現規範的公司治理。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指導意見》提出,實行市場化選聘機制,董事會按市場化方法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推行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董事會按市場化方式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加快建立推出機制。要以強化忠誠意識、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戰略思維、增強創新精神、鍛造優秀品行為重點,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指導意見》提出,企業內部的薪酬分配權是企業的法定權利,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定。完善既有激勵又有約束、既講效率又講公平、既符合企業一般規律又體現國有企業特點的分配機制。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産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要建立健全企業各類人員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制度,建立分級分類的企業員工市場化公開招聘制度,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深化企業內部用人制度改革,切實做到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激發廣大職工的活力。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核心是落實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這就要求要科學界定國有資産出資人監管的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該管的要科學管理,決不缺位,重點管好國有資本的佈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不該管的要依法放權、決不越位,做到三個“歸位於”,將依法應由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歸位於企業,將延伸到子企業的管理事項原則上歸位於一級企業,將配合承擔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歸位於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要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要以管資本為主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産集中統一監管,穩步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的國有資本納入集中統一監管體系。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激發各類資本的活力。《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國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私有化,不是去國有化,而是基於中國國情的改革手段,根本目的是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配置和運作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從國有企業個體角度看,要著眼于切實轉變經營機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運作效率、增強企業活力,從而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從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優化佈局角度上看,著眼于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促進國有資本放大功能,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要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産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要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國有企業,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要為清理退出、重組整合、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退出機制,切實保障退出企業依法關閉或破産,加快處置低效無形資産,淘汰落後産能。支援企業依法合規通過證券交易、産權交易等資本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企業資産,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化,把變現的國有資本用於更需要的領域和行業。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促進企業公平參與競爭。要公平維護各類投資者的權益,要推動企業按照市場化要求商業化運作,優勝劣汰。對自然壟斷行業的國有企業,要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促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對需要實行國有全資的企業,也要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實行股權多元化;對特殊業務和競爭性業務實行業務板塊有效分離,獨立運作、獨立核算;對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的公益類企業,可採取國有獨資形式,具備條件也可以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特許經營、委託代理等方式,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要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國有企業公平參加競爭創造條件。通過改革,為國有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營造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各類市場主體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下,按照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依法平等地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配置資源、開發市場、經營産品,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共同促進經濟繁榮與發展。

  總之,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化方向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調動企業經營管理者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國有企業的內生活力,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 原文刊載于經濟日報9月17日第十三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