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加強四個合作 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 發佈時間:2015-09-16 16:5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網訊內蒙古自治區農業部門創新工作思路,探索技術模式,加強與保險公司、農藥及藥械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科研機構的“四個合作”,建立“五統一、四結合、1+3”的農作物病蟲綜合防治、農藥減量控害模式,以縣為單位整建制、大面積示範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紮實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大幅提高了農藥有效利用率,實現了農藥減量控害。

  一是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提升資金保障水準。主動與商業保險公司溝通協調,巧用農作物災害理賠資金,將事後災害賠償轉變為事先藥械補助,變以往的被動賠付為主動防災減損。利用這部分資金,重點購置大中型植保設備,扶助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提高病蟲害防控效率,減少農藥用量。今年,從農業保險防災減損資金中安排9394萬元,購置玉米、向日葵、馬鈴薯等主要作物重大病蟲的應急防控設備310台(套),配發到82個旗縣的274個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顯著提升了全區統防統治服務組織裝備水準和病蟲害應急防治處置能力。

  二是加強與農藥生産企業、植保機械企業合作,提升物質裝備水準。強化與農藥生産企業合作,探索農藥直供直銷,農藥産品大包裝直供基地,減少中間環節,加快環境友好型農藥推廣應用。強化與植保機械企業合作,加快現代植保機械推廣,用現代植保機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後機械,探索藥械企業春季預先提供大型噴桿噴霧機保障作業、秋後收回藥械成本的合作模式,提高作業效率和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用量。今年,糧食主産區、經濟作物優勢區和重大病蟲源頭區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覆蓋率達32%以上,部分地區實現玉米螟綠色防控整縣制推進,畝均挽回糧食150斤,農藥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

  三是加強與新型經營主體、農民合作社合作,提升推廣應用水準。密切聯繫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組織農藥、藥械企業和專業服務組織,集中連片開展大面積的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範,展示新農藥、新藥械、新技術,把産品、技術和服務結合起來、同步落實,促進了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今年,結合召開秋糧作物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整合示範現場會、玉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會,與種糧大戶、蜂業合作社等合作,在通遼市推廣玉米綠色防控面積800萬畝、全區累計推廣面積突破6000萬畝;在5個盟市蜜蜂授粉示範區示範面積15萬畝,輻射面積89萬畝,為相關新型經營主體提供綠色防控技術服務,農藥減量控害和生産節本增收效果顯著。

  四是加強産學研用聯合,提升科技支撐水準。加強與農科院、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綠色防控技術創新,篩選適於本地生産特點的病蟲害防控實用技術。全區總結了“五統一、四結合、1+3”的農作物病蟲綜合防治、農藥減量控害模式。“五統一”是在病蟲防控組織形式上,統一組織發動、統一防控技術、統一防控時間、統一購置藥品藥械、統一裝備專業防治隊伍。“四結合”是在防控玉米螟方面,結合白僵菌封垛、殺蟲燈誘蟲、赤眼蜂滅卵、顆粒劑滅幼蟲技術,對玉米螟的越冬蟲、羽化成蟲、卵、幼蟲開展持續綠色防控。“1+3”是在防控向日葵螟方面,開展“適期晚播(主打技術)+殺蟲燈、性誘劑、赤眼蜂(輔助技術)”技術模式。推廣應用這些模式,實現了全區一代玉米螟、向日葵螟防控不使用化學農藥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