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喀什百年茶館“筋骨”換新“魂魄”猶存

  • 發佈時間:2015-09-16 16:31:2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馬鍇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新疆喀什老城,每當晨曦初現,茶館老闆買買提·吾斯曼就會敞開大門,靜待茶客光臨,一如在百年前清晨忙碌的祖輩們;老城茶客們陸續穿過阡陌巷道,到茶館品茶聊天,亦如百年前清晨的祖輩們。

  買買提的茶館位於吾斯塘博依路和庫木代爾瓦扎路的交會處,從數百年前起,這裡就一直是喀什老城最熱鬧繁華的地段。儘管幾易其主,茶館依舊留存下來,像久居於此的老者,默默注視著邊城的變遷。

  喀什古稱疏勒,古絲綢之路南北道在這個“玉石般的地方”交會。不知何時,絲路商人帶來了江南的茶葉,飲茶漸成當地人的傳統,延續至今已有千年。“喝茶的傳統沒變,但喝茶的人在變。”茶館老闆買買提説,生於斯、長于斯的他熟稔茶館數十年來的細微變化。

  在他的記憶中,白色長衫、粗布褲子、黑布腰帶是60年前老城茶客的統一裝束,只有頭頂花帽的紋路色澤略有不同,以示個人的喜好。如今,除了懷舊的老人依舊如此穿著,多數老城茶客都換成了襯衣、長褲,偶爾也會出現穿著T恤、牛仔褲的年輕人,不過傳統花帽的樣式未曾改變。

  與花帽一樣經年未變的,是喀什獨特文化對世界各地遊客的吸引。買買提也説不清從何時起,盤腿圍坐在土炕上的老城茶客間漸漸多了外地面孔,只記得外地茶客從20年前起就日漸多了起來。

  慕百年老號之名登門的遊客大多不懂維吾爾語,茶館裏的老人們也鮮有懂漢語、外語的,為數極少的年輕人倒是能對上幾句,但也不甚流利。但即便互相聽不懂,遊客和老城茶客也能用手比劃著與對方交流。

  對茶品的選擇大概是遊客與老城茶客最大的不同,濃釅的黑茶是本地人最傳統實惠的選擇,而難得體驗一回的遊客,多會選擇添加了藏紅花、丁香、豆蔻、蜂蜜的維吾爾藥茶,或是花茶、水果茶。

  維吾爾族講究飲食熱性和寒性的平衡,茶館夏季的藥茶多為熱性,是買買提專為貪食瓜果的外地遊客推出的,怕寒性瓜果傷了遊客脾胃,以此中和。同中醫一樣,維吾爾醫學也講究“因人而異”,老城茶客也會帶著適合自身的藥材,加入黑茶後飲用。“鐵桿”茶客阿不都熱西提就是自帶藥材的茶客之一,從幼時隨爺爺來喝茶,到如今年逾古稀,他“從土房子喝到磚房子,從老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喝到新巴扎”,陪伴茶館走過大半個世紀。

  他對茶館最初的記憶,是被煙熏黑的墻壁和屋頂,門前揚起的塵土、嘶鳴的騾馬。如今,這些記憶中的情景早已不在。2009年全面開展的喀什老城改造,茶館和門前的街道也在其中。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百年茶館和街道“筋骨”換新,“魂魄”猶存。

  改造後的茶館走“老城風”路線:從屋頂炕沿到窗欞圍欄,全部用木頭包裹,雕出傳統圖案;四週的墻壁上挂著民族樂器都塔爾和幾幅描繪維吾爾族日常生活的油畫;臨街的陽臺挂著色彩亮麗的窗簾。

  穿了“新裝”的老茶館對遊客的吸引力更勝從前,這個夏天,買買提每天要迎送七八撥遊客。對他來説,遊客增多無疑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他能賣出更多附加值高的特色茶品。

  祖輩留下“茶館要讓每個人都進得起”的經營理念決定了茶價始終較低。銷售最多的黑茶在過去60年裏從每壺1角錢漲到2元錢,但20倍的漲幅遠遠趕不上喀什人收入的提高,即便是生活水準最低的人也消費得起。藥茶的價格根據輔料不同,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花茶、水果茶也大致相同,比許多新式茶樓便宜一半多。

  對本地年輕人而言,百年茶館的“新裝”和低價並沒有太大吸引力。除了陪外地朋友感受老城文化,24歲的艾力江從未獨自來過這裡,因為“沒有Wi-Fi會很著急”,他更喜歡到能聯網的新式茶樓去,“茶水一樣很地道”。

  不少茶客擔心老茶館會因此漸漸消失在老城中,但阿不都熱西提對老夥計們的擔心不以為然。泡了一輩子茶館的他,早已參透百年茶館只是人們消磨時光的去處,終會因茶客的需求而改變,安時處順的生活態度才是老城人秉承千年的傳統。

  “傳統變不了,就像衣服換了帽子還在。”阿不都熱西提説。説話間,頭戴花帽的孫子正扒著圍欄望向街道,透過氤氳茶氣,老人依稀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