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矽谷創業“魔力”從何而來?

  • 發佈時間:2015-09-16 08:29:20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緒忠 通訊員 楊江

  先從兩個有名的吃貨説起。到矽谷的頭一天,就聽説喬布斯生前經常光顧這裡的一家日本料理店,他會獨自選個角落坐下,享受正宗的大麥茶和烘焙三文魚。而馬雲則喜歡去這裡的一家川菜館,聚一桌朋友,麻辣江湖。

  在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矽谷所在的海灣環擁太平洋。這裡誕生了:蘋果、谷歌、特斯拉、Facebook、雅虎、英特爾、惠普、Adobe、Twitter、微軟、Uber……它們以創新的産品或服務引領著電腦、軟體、網際網路、汽車行業的發展與未來。

  在這裡,創業成功者群星璀璨:史蒂夫·喬布斯,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拉裏·佩奇,楊致遠,伊龍·馬斯克……曾經的“老三屆”寧波鄞州人朱敏,從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後,于1996年在矽谷創辦了WebEx公司,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07年他以32億美元出售給思科,成為國內在矽谷創業成功的知名人士。此後,他回國內發展,創立了中國知名的創投機構賽伯樂。

  高科技是矽谷的創新動力,也不斷地催生這裡的産業變化,上世紀60年代這裡的主導産業是半導體,70年代是處理器,80年代是軟體,90年代則是網際網路。目前,新興現代服務業斬露頭角。

  “矽谷這些公司,探討其成功的秘訣,要看來自於背後的核心價值,來自於創業者的理念。”梅諾泰美國公司的投資經理歐陽琪認為,斯坦福大學是矽谷的中心,紀念教堂又是斯坦福大學的中心,這其中蘊含的意義是:創新的背後需要思想,思想的背後需要信仰。美國那種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已形成一種非常強烈的價值理念,滲透到整個矽谷背後的創新精神裏面,然後才結出創業夢想的果實。

  “就像演員拍電影,在美國喜歡去好萊塢,在國內要去北京。”賽伯樂矽谷孵化器總經理薛宏介紹,經歷長期的積澱,矽谷已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創業生態鏈:寬鬆的政策環境、大規模的人才集聚、風險資本的涌入、各類配套的服務仲介、運作完善的企業孵化器,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創業者。

  在矽谷,只要你有夢想,持續努力,總會找到自己位置。90後的林博是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應屆畢業生,他組建三個人的小團隊,開發出一款制藥企業生産線控制系統專用軟體。由於這個項目處於初創期,商業模式尚不成熟,因而在日前舉辦的矽谷創業大賽上,並不被評委看好。“我計劃融資60萬美元,完成創業第一步。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堅持下去!”他的聲音裏充滿自信。

  矽谷創業者背後的高新科技項目成為國內競相爭搶的優質資源。不少資源平臺應運而生,專門從事對接服務。如這裡以華人為主創辦的矽谷高科技創新創業高峰會,旨在為國內各級政府、高新區和各大企業引進高科技項目及招聘高端人才搭建交流平臺。

  “本月25日舉辦的峰會,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近萬人參會。”高創會執行主席雷虹告訴記者,通過峰會,優秀的草根創業者不僅能拿到融資,更重要的是能獲得人力管理、市場推廣和國內落地等方面的支援。

  矽谷還重視對初創型創業者的細緻呵護。在一家大公司實習的大學生Jerry告訴記者,有投資人在矽谷設立了一個基金,專門鼓勵有“想法”的學生勇敢創業。

  記者在矽谷一家企業孵化器的辦公室看到,近千平方米的區域被租給了近百個創業團隊。很多團隊只有一兩個人,憑藉一張桌子,就在孵化器的幫助下踏上創業之旅。“這種‘車庫式的夢工廠’在矽谷比比皆是,正是這種對草根創業者極簡主義的鼓勵和支援,支撐了矽谷的創業夢!”薛宏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