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準扶貧富萬家

  • 發佈時間:2015-09-16 05:45: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處武陵山片區的貴州省江口縣,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居住著土家、苗、侗等18個少數民族,擁有24萬人口。近年來,江口縣探索開展了兩個産業化扶貧項目,資金的30%用於貸款貼息試點工作,撬動金融資金和民間資金投入9600萬元,緩解了扶貧資金投入瓶頸。

  為做細做實精準扶貧工作,江口縣探索建立了貧困戶“雙評三審兩公示一公告”精準識別機制;以戶為單位建立了“家庭檔案”,以組為單位繪製了民情地圖,以村為單位建立了“村情資訊庫”,以縣為單位建立了“小康資訊庫”,從而精準施策,制定幫扶計劃。

  “我家將土地流轉給葡萄種植大戶,我還可以在葡萄園打工,收入比以前強多了。”江口縣凱德街道黑岩村村民羅朝堂告訴記者。

  61歲的羅朝堂原是黑岩村三類低保戶,2013年,他家每人平均純收入1920元,2014年,通過産業帶動,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980元。

  2014年,凱德街道以黑岩村禾梨坳2000畝紫秋葡萄精準扶貧示範點為中心,先後在乍水、大坡等地建成葡萄示範基地3000余畝,並成立了江口縣五農民居高山葡萄專業合作社、乍水紫秋葡萄有限公司,帶動了全村7個村組265戶896人脫貧致富,解決就業200余人。

  怒溪鎮駱象村肖大順也是江口縣精準扶貧的受益戶。

  “我自己有2.5畝茶園,平時自己管理,閒時到江口象頭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去打零工,一年下來可以掙5000余元,加上2.5畝茶青收入,一年可收入1萬多元。”肖大順説。

  過去,肖大順一家3口靠種植傳統農業謀生,年收入不到1000元。

  近年來,駱象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採用企業支撐和龍頭牽引帶動茶産業發展。

  目前,全村有規模以上茶園15處,茶園總面積已達1.2萬畝。其中,可採摘茶園7500畝,建茶葉加工廠4家、流水線4條。

  立足梵凈山資源優勢,江口縣籌措資金對寨沙侗寨40余戶貧困戶的房屋進行了立面改造。同時整合各類扶貧資金對寨沙侗寨進行整體包裝。梵凈山擔保公司通過國開行提供小額貸款,對有條件辦旅遊卻缺乏資金的農戶一律實行擔保貸款,使寨沙侗寨40余戶貧困農戶獲得資金保障。而為了讓更多農戶依託旅遊發展農家樂,2010年,江口縣農村信用聯社和太平鎮雙方牽頭設立等級評定小組,對寨沙侗寨76戶村民進行信用等級評定,有針對性地發放農村小額信貸。

  “以前守著梵凈山過窮日子,現在辦起農家樂,家家戶戶都吃上了旅遊飯。”曹妹山莊老闆娘曹恩旭説。

  今年上半年,寨沙侗寨戶均收入達到8.6萬元,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8萬元,實現全部人口脫貧。

  結合精準扶貧,江口縣把解決農村困難住房戶、農村危房改造戶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依託凱德特色産業園區建設,把扶貧生態移民安置與就業創業、産業發展、農民增收進行統籌規劃,使搬遷的貧困群眾通過務工、經營農家樂等方式,實現就近就業、創業,確保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能融入。

  “以前在高山上居住,除種田外,農閒時節進城打短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到縣城安置點居住後,孩子讀書、就醫、務工方便多了。”雙江街道竅灣安置點居民楊秀軍説。

  楊秀軍通過貸款與朋友合資在縣城搞起了裝修公司,妻子到超市打工,年收入7萬餘元,一家人過上紅紅火火的日子。

  據了解,2012年以來,江口縣共規劃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10個,目前已建成太平小河、雙江竅灣、民和集鎮、閔孝提溪土司城等5個安置點。

  通過自查驗收,江口縣農村貧困人口從2013年末的49300人減少到37783人,完成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151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末的23.5%下降到18.01%;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6172元,同比增長13.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億元,同比增長24%。全面完成了整縣“減貧摘帽”省定復查驗收指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