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老闆成功投身新能源
- 發佈時間:2015-09-16 05:31:37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面對面
出生在紡織名鎮大朗,今年40歲的劉光華是百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從事新能源領域以前,他已做了七年的服裝生意。如果不是金融危機給服裝産業造成重創,他也不會看到新能源産業的未來潛力。
劉光華曾就讀于中國紡織大學,1998年他打算子承父業,進入父親的服裝公司當起了業務員,因業績出眾升為業務經理。父子搭檔,把服裝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2005年,服裝行業陷入激烈的競爭,高昂的人力成本使得經營壓力越來越大,相比之下,高科技行業優勢卻越發明顯。
有一次,劉光華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的好友談起了新能源産業。他們分析,長期以來,東莞這座世界工廠走了一條低技術、低效益、高能耗、高污染的工業之路,弊端日益顯現。在産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轉型的大環境下,新能源産業發展適逢其時。
他與父親商量希望出去闖一闖。開始自主創業後,2006年依託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的新能源技術,劉光華成立了百大新能源公司,從事生物質企劃技術研究,自主開發生物質氣化設備、生物質燃料等産品。2009年,當百大新能源自主開發的生物質氣化設備推向市場之際,正是金融危機來襲之時,銷售大型氣化設備的難度可想而知。
劉光華並沒有止步,認為“危就是機”。他將公司遷往了具有良好的産業扶持政策、産業配套能力、大型企業優質企業聚集的松山湖,以更好地推廣百大新能源産品。在一段時間的蟄伏中,他對商業模式進行了思考。金融危機影響下,企業都在想辦法節約生産成本。於是他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與客戶分享利潤,免費為客戶提供設備,派駐人員進場,提供資助研發的生物質燃料,按客戶使用能源噸數收費,並與客戶共用節能所帶來的利潤。
與一般燃油鍋爐相比,使用百大新能源的氣化裝置和生物質燃料,客戶只需投入原來三分之一的成本。這樣的商業模式對於百大新能源來説,前期投入增加,但市場競爭力也大大提升。創新的商業模式使百大自2010年開始盈利,2013年銷售額已達4000多萬。
核心技術與商業模式同樣重要,因為商業模式容易被複製,二者結合令企業更有核心競爭力。除了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合作,劉光華先後又還與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開展産學研合作,探索技術開發的實用性與市場適應性。
新能源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産業,劉光華認為,投身新能源要敢於冒險,在長期的技術研發中投入,在創新商業模式中發展,在産學研道路上相融共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