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離SDR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9-16 01:31: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佈評估報告,澄清了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評估的相關標準與方法,並考察了近年來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和外匯交易中的進展。美國專家認為,從技術層面來看,人民幣正逐步靠近SDR的評估標準,隨著中國按照IMF的建議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人民幣有望在今年底的正式評估中被宣佈納入。

  特別提款權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産,用以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四種貨幣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IMF每5年對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構成進行一次評估,人民幣會否被納入將是今年評估的重點之一。

  特別提款權貨幣評估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貨幣發行國的出口貿易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該貨幣可自由使用。在2010年上次特別提款權評估時,人民幣滿足了第一個標準,但未達到第二個標準。根據IMF發佈的這份評估報告,2010年以來中國繼續保持繼美國、歐元區之後的第三大出口國地位,人民幣仍然滿足特別提款權貨幣的貿易標準,因此今年的評估重點落在人民幣是否為可自由使用貨幣。

  IMF認為,一國貨幣要成為可自由使用貨幣需滿足兩大條件,一是在國際交易中廣泛使用,二是在主要外匯市場廣泛交易。根據以往的經驗,IMF主要從一國貨幣資産在官方外匯儲備、國際銀行借貸和國際債券流通中的份額以及外匯市場交易量等指標進行具體評估。

  根據這份評估報告,從外匯儲備來看,IMF工作人員進行的調查顯示,去年共有38個IMF成員報告將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産納入其官方外匯儲備。這些人民幣儲備資産佔全部官方外匯儲備資産的份額從2013年的0.7%升至去年的1.1%,僅次於澳元和加拿大元儲備資産(分別各佔2%),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七大儲備貨幣。

  從國際債券來看,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餘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不到0.1%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0.6%,在各種貨幣計價的國際債券排名中從第14位升至第9位。從外匯交易來看,人民幣日均外匯交易量從2010年的340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1200億美元,交易份額從2010年的0.4%升至2013年的1.1%,成為第九大外匯交易貨幣。

  評估報告認為,從絕對指標來看,人民幣在可自由使用方面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從增長速度來看,2010年以來人民幣國際使用大幅增長,這樣明顯的變化是其他貨幣在此期間不曾經歷的,凸顯人民幣的崛起是上次評估以來國際貨幣使用領域最為明顯的進展。這一點也反映在人民幣全球貨幣互換網路的擴張和離岸清算中心與中國大陸之間人民幣支付的快速增長上。這些跡象都表明,人民幣國際使用和國際交易的不斷增長是一個長遠的趨勢,人民幣加入SDR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美國專家認為,人民幣加入SDR的時機和節奏將取決於中國願意以多快的速度推動國內金融改革和擴大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作為IMF最大股東的美國並不會阻撓人民幣加入SDR。前美國財政部駐華經濟與金融特使、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杜大偉説,在經歷中國股市的大幅調整之後,他預計中國今年不大會實施激進的金融改革,但他認為中國當前的金融改革計劃已足夠支援將人民幣納入SDR。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央行正按照IMF的建議穩步推動各項金融改革,包括有序推動資本賬戶開放,但同時會保留一些資本賬戶管制措施。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中國股市回調不大會影響中國的金融改革進程。他説,中國決策層對於金融改革的時間表、路徑和次序有著清晰的認識,一直按既定路線循序漸進地穩步推動。他表示,8月初中國央行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的舉措,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據IMF的建議,讓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並非通過貨幣貶值來促進出口和提振經濟增長,因為更加市場化的匯率機制將是IMF批准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國際金融協會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查爾斯·科林斯也對此表示贊同。他説,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的舉措有助於讓在岸人民幣匯率更好地反映市場需求,縮小離岸人民幣匯率(CNH)與在岸人民幣匯率(CNY)之間的差距,更好滿足人民幣加入SDR的相關匯率要求。(高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