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長冬”將至 油價將跌至35美元

  • 發佈時間:2015-09-15 08:10:07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摩根士丹利認為,大宗商品熊市可能會持續很多年,並且由於削減産量並不足以遏制全球供應過剩,油價將跌至每桶35美元。

  彭博社援引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主管Ruchir Sharma稱,中國工業經濟放緩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長造成打壓,同時,包括俄羅斯盧布在內的貨幣貶值,又阻止了一些企業的減産計劃。

  Sharma指出,“對於大宗商品的漫長冬季,我們必須有所準備。”他強調,“從俄羅斯到澳大利亞,這些國家貨幣已經下跌了很多,但在這些國家生産大宗商品的邊際成本並沒有下降很多。”他補充道,“他們不太可能削減産量,因為貨幣已經下跌了這麼多。”

  Sharma稱,大宗商品價格的200年曆史顯示,價格通常在10年牛市和20年熊市之間移動。他認為,牛市産生的額外的生産力需要很多年才能消化。

  自去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維持産量,以保護市場份額之後,該組織原油産量幾乎達到創紀錄的水準。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即使目前的油價預期明顯要低於之前的預期,OPEC也不打算改變以增産留住客戶,任由市場決定油價的策略。

  在非OPEC國家中,美國預計今年的原油産量可創下1972年以來最高。同時,由於盧布走弱降低了産油成本,俄稅收亦針對低油價作出調整,2015年,俄羅斯原油産量也達到蘇聯解體後的最高水準。

  上週五,高盛發佈報告稱,由於全球原油供應過剩超出預期,未來油價可能會跌至每桶20美元。

  德國商業銀行也下調了2015年的油價預期,但同時也對2016年的油價預期做出了上調:他們預計至2015年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將為每桶55美元,到2016年再溫和上升至每桶65美元。

  不過,國際能源署(IEA)則在上週五發佈的月度報告中預計,隨著油價大跌導致美國頁巖油減産,非OPEC國家2016年的原油供應將創下20多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報告預計,2016年非OPEC國家的日均原油産量,將減少50萬桶,至5770萬桶。這將是自蘇聯解體之後,非OPEC國家原油産量的最大跌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