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農大倡議建立草食畜産業産學研引智聯盟

  • 發佈時間:2015-09-15 03:31: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吳曉燕魯明)記者近日獲悉,為促進中國草食畜産業與國際技術接軌,在甘肅農業大學、美國南達科他州立大學及中美兩家行業企業的共同倡議下,草食畜産業産學研引智聯盟舉行簽約儀式。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吳建平説,該聯盟將致力於讓更多行業技術機構以及草食畜牧業企業,參與國際技術交流,擴大引智成果,更加有力地服務於我國草食畜牧業。

  據介紹,早在1994年,甘肅農業大學草食畜生産研究團隊就通過引進高端外國專家開始了合作研究與交流。21年來,團隊打造了3個穩定的國際合作平臺:“中美農區秸稈資源利用與飼料化技術研究、草食畜品質育肥與環境控制技術研究”平臺,“中澳放牧家畜生産體系可持續性與草畜平衡精準評價研究”平臺,“中德家畜疫病防控體系技術研究、高原特种家畜(牦牛、駱駝)種質特性研究”平臺。在此基礎上,甘肅農業大學全力整合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資源、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生産資源,打造國內外專家與企業以及養殖大戶的交流平臺,將引智工作融入甘肅的産學研合作中,利用國際上先進、成熟的技術和産業發展理念,促進了草食畜産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目前,聯盟以甘肅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為核心,納入了幾十家國內外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涵蓋了肉牛、奶牛、肉羊、細毛羊等草食畜産業生産的主要方面。

  “農作物秸稈飼料化是農業迴圈的重要特徵,而牛羊養殖是迴圈的軸心。”吳建平説,甘肅有豐富的秸稈資源,通過引進國外技術,採取天然微生物發酵處理、有機鹽保存等手段,可以切實維護其天然性,提高營養價值,這使得甘肅秸稈飼料消化率從以前45%提升到了60%,這意味著每頭牛每天可節省2公斤玉米。對此,近年來與甘肅農業大學合作進行秸稈飼料化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的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教授大衛·坎普告訴記者,目前,相關農作物秸稈飼料化的研究成果已在甘肅及其周邊的西部地區推廣,效果良好。“如果把農區飼草料解決了,把秸稈資源利用好,甘肅在草食畜發展方面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增長,草食畜産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也一定會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甘肅農業大學在進行草食畜産業國際合作研究方面,還重點開展了甘肅牛羊品質標識研究,通過肉品檢測、總結推廣,進一步明確和標識了甘肅牛羊肉鮮明的品質優勢,如羊肉的肌纖維嫩度、肌肉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營養價值的優勢等,從而使之體現到生産和市場銷售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