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觀察:五問中國國企改革“新提法”

  • 發佈時間:2015-09-15 00: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五問中國國企改革“新提法”

  中新社記者劉辰瑤

  中國官方13日晚發佈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全文,這份被賦予開啟國有企業發展新篇章使命的綱領性文件,一經發出被社會各界所關切。對於文件中的不少“新提法”,業內專家認為,文件中的思路還需深層剖析、正本清源。

  一問:國企分類意味著“一刀切”?

  本次國有企業改革的最大亮點,是將國有企業分為商業、公益兩類。然而,國有企業尤其集團性的中央企業,經營項目跨界較大,旗下同時擁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子公司,難以直接分類。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盧永真告訴中新社記者,指導意見提出“誰出資誰分類”的原則,正是為了避免“一刀切”的分類問題。

  盧永真以中國長安為例,隸屬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屬中國國有特大型企業,其在承擔國家部分軍工生産任務的同時,還擁有長安汽車的商業産品。“哪怕同一個公司都存在公益性和市場性,因此,只有直接出資人才能清晰知道企業承擔什麼功能。”

   二問:國資監管系統從“兩段式”變“三段式”?

  指導意見指出,國有資産監管機構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授權範圍內的國有資本履行出資人職責。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14日對此表示,今後,國有資産監管機構的指令主要通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這一平臺,規避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干預。

  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隔離帶”的設置,似乎將過去出資人對企業的“兩段式”監管模式,變成了“三段式”。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對此表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逐漸成立、壯大的過程,不會將所有國企囊括其中,因此不少出資人還需直接對企業進行監管。

  “對所有權和經營權邊界的界定方式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張春曉認為,科學的界定兩權關係需符合市場化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邊界的劃分更多是強調國資監管系統和運營機構的獨立性,並不是簡單的“兩段”或“三段”。

   三問:中國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就是淡馬錫模式?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開始,“中國淡馬錫”的提法就不絕於耳。

  “兩者差的太多了。”盧永真解釋稱,從經濟體量來看,中國和新加坡本身就存在差距;企業數量上,新加坡的國有企業約四十余家,中國僅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中央企業超過百家,不可同日而語。

  運營方式方面,盧永真表示,淡馬錫採取主權財務基金的模式,中國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並非基金機構,還有産業培育及産業集聚等功能,不能做純粹的財務投資者。

   四問:混合所有制經濟不再“力挺”?

  截至指導方案出臺,中國已有22省(區、市)出臺了當地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相關意見。被各地放在重中之重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似乎與指導意見中“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的初衷背道而馳。

  在14日召開的五部委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公開“力挺”非公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切入點,將多領域、多方式、多途徑推進。

   五問:國有企業數量將大大減少?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重組整合一批國有企業”、“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從表面看,國有企業或將在未來幾年通過改組、合併、淘汰而減少。

  盧永真對此表示,指導意見主旨在於企業做大做優做強,並未對數量刻意要求減少。張春曉則表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其實是“生産企業的企業,生産公司的公司”,依照市場需求,國企數量也許還會增加。(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