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牽手:從對口支援到區域合作
- 發佈時間:2015-09-15 01:30:3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建高
9月14日,宜昌市夷陵區三峽辦公室副主任王亮一行50人走進青島,參加為期10天的專題培訓、學習。至此,這樣的專題培訓班夷陵區已先後組織了13批,累計培訓460余人次。
這只是青島市對口支援夷陵區的一項舉措。青島市國內經濟合作辦公室主任王為達表示,1992年以來,青島市傾心傾力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特別是近5年來,青島市扶持夷陵區築平臺、建項目、優産業、強設施、育人才,逐步由政府主導向市場引領轉變、由項目輸血向産業造血轉變、由資金支援為主向人才、科技、管理等多元要素轉變,為夷陵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粒“種子”長成“産業大樹”
11年前,位於青島市的山東嘉源進出口有限公司走進夷陵區鴉鵲嶺鎮食品工業園,總投資6000萬元建立宜昌嘉源食品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通過BRC國際食品標準認證的橘子罐頭生産企業,建成年産3000噸水果罐頭生産線和果杯生産線,年加工柑橘2萬餘噸,實現了夷陵區柑橘深加工及出口零的突破。産品主要出口美、日及歐州等國家和地區,實現年銷售收入1億元,創利稅800萬元,安排1000名勞動力就業。
“嘉源”的成功,使464公頃的宜昌青島産業園産生了強大的“磁場”效應。園區已累計籌資2.5億元用於基礎設施開發建設。夷陵區三峽辦公室主任李馮燕介紹,目前,園區已入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去年實現産值75億元,實現稅收1.15億元,安置就業4200人,其中移民1810人。園區按規劃全面建成後,可實現年産值200億元、稅收3億元,安置就業1萬人左右。
夷陵區代區長王平昌表示,在青島市的大力支援下,夷陵區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推進經濟結構由輕工業向高科技産業轉變、由傳統産業向戰略性新興産業轉變,連續十年被評為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均瑤乳業、恒安藥業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在這裡崛起,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磷礦採選、生物醫藥、新材料五大産業,實現産值累計達到386億元,同比增長10%,佔規模工業經濟總量的80%。
一滴“黃海水”融入“長江水”
位於三陵峽畔、夷陵區樂天溪鎮移民生態農業園內的三峽靈芝科技文化産業園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季:5700多平方米的靈芝生産、加工中心,打造“三峽靈芝”智慧財産權品牌,項目全部建成後可解決300多個就業崗位,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利稅1.8億元。
吃水不忘掘井人。該公司總經理黃貴民説:“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是青島市對口支援3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2012年,青島市解決夷陵區鴉鵲嶺鎮梅林村文化廣場項目對口支援資金50萬元。如今,這裡已成為百姓樂園。
在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青島市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援助建設了污水處理廠、百姓文化活動中心。
實施“希望工程”,呵護壩區未來。在青島市的大力援助下,15所教育機構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實施“關愛工程”,扶助弱勢群體。先後對7家衛生醫療機構實施了改擴建,促進了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實施“幸福工程”,構築精神家園。借助對口支援項目,新建了一批公益設施,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夷陵區副區長饒玉梅表示,青島市為夷陵搭建了高層次、寬領域平臺,推動對口支援工作由單方受援向雙方共贏轉變。
一幅“畫卷”彰顯合作新願景
今年4月,青島市委書記李群,青島市市長張新起率代表團專程到宜昌市就對口支援工作進行了調研,實地考察,與宜昌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為深化兩地交流合作注入了強大的動能,為更好地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從對口支援到區域合作,為三峽壩庫區描繪了一幅恢弘的畫卷。夷陵區委書記劉洪福認為,在三峽工程建設直接帶動以及青島等對口支援省市的無私支援下,夷陵區實現了從全省山區貧困縣到經濟強區的跨越,移民工作已從搬遷安置轉入安穩致富的新階段。在新常態下,以《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實施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深化青島與夷陵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
對口支援,關鍵是在“合作”上書寫新篇章。青島市國內經濟合作辦公室副主任于明言認為,通過對口支援,加強了青島與夷陵間的相互交流與經濟合作,加快了庫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步伐。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思路,不斷拓寬合作交流領域,推動兩地産業對接、經濟互融、科技交流、人文互通。
如今,青島許多企業需要低成本擴張,需要尋找出路。夷陵庫區獨特的資源、豐富的勞動力、廣闊的市場,使對口支援工作實現“雙贏”成為可能。區域合作展現出美好前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