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改革須降低 經營者代理成本

  • 發佈時間:2015-09-15 01:00: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謝作詩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出臺了。這份文件明確了國企改革的基本原則。因為是指導意見,給實際執行留下了較大的自由空間,所以實際效果主要不是看《意見》如何表述,而是看各地、各部門怎樣去執行了。

  經濟學家弗裏德曼説:“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講節約,又講效果;花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只講節約,不講效果;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只講效果,不講節約;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既不講效果,又不講節約。”國有企業的問題,核心在於“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國有企業改革,關鍵在於如何解決“既不講效果,又不講節約”的問題。

  避免花別人錢的唯一辦法,就是把産權清晰界定。這是一條繞不過去的坎。辦法就是《意見》所説的“允許將部分國有資産轉化為優先股”。問題在於,這個“部分”怎麼界定?我的看法,不是個別國有企業應該這樣改,而是絕大部分都應該這樣改;不是企業的少部分國有資産應該這樣改,而是絕大部分都應該這樣改。國家應該從直接經營企業轉向經營資産,重點管理國有資産是否保值增值,而不用管其他。如此改革,那麼“混合所有制改革”才有實質內容。

  不要表面地看待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而要深刻理解其背後的精神。私有企業的所有者經營者合二為一,這種企業的優點是自己給自己幹活,會盡心盡力。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説,就是它的代理成本低。這種企業的缺點是它不能獲得規模經濟、專業化經濟和風險分散的好處。由於規模經濟、專業化經濟和風險分散的好處超過了代理成本,企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就是兩權由合到分,用適當的代理成本換得規模經濟、專業化經濟和風險分散的好處,企業組織形式由古典企業發展為現代股份制企業。

  然而企業組織形式由古典企業發展為現代股份制企業,兩權由合到分不是簡單的,而是多方位的,形成的是一個複雜的治理結構,而所有者控制仍是基礎。

  改制中的國有企業的起點是兩權完全分離。國有企業的經營權控制在企業經理、主管部門和領導手中,至少很大程度控制在企業經理、主管部門和領導手中。但是所有權卻完全屬於國家,屬於全體人民。

  兩權完全分離的後果是國有企業的代理成本極高,表現為任人唯親,出工不出力,甚至大規模腐敗。過高的代理成本已經超過了規模經濟、專業化經濟和風險分散的好處。因此,國有企業改制的正確邏輯應該是兩權由分離到適當地結合。當然,這種兩權由分到合也不是簡單的,也要形成一個複雜的治理結構,最根本是要回歸所有者控制。那重要的股權、期權激勵制度就不簡單是一種薪酬制度,也是實現所有者控制的一種制度安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