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疆調整新年度棉花“直補”方式 大部分地區按交售量補貼

  • 發佈時間:2015-09-14 16:56: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春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14日公佈2015年度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調整棉花“直補”方式,新疆大部分地區將按交售量對棉農進行補貼。

  按照這一方案,從今年9月起,中央補貼資金總額的90%將按交售量補給棉農,其餘10%,面向喀什、和田、阿克蘇地區以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4個南疆地州,向“基本農戶”兌付棉花種植面積部分的補貼。

  2014年度的試點工作中,執行的是中央補貼資金的60%按棉花種植面積來補,40%按實際交售量來補。但“面積+交售量”的補貼方式存在工作量大、行政成本較高等弊端。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春林説,為了方便農民,今年新疆還將實行電子化的“種植證明”,不再使用原先的紙質版。目前,新疆絕大部分棉農的種植情況已被錄入系統,農民可直接交售。

  2014年9月,國家首次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試點工作,同時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此後,我國棉花價格開始由市場供求形成,政府不再干預市場價格。

  所謂目標價格,是指在保障農民獲得一定收益的前提下,國家有關部門根據農産品種植成本制定出的預期價格。如果在收穫時,農産品的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將按照差額補貼給農民;如果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則不發放補貼。

  近年來,我國棉花市場波動較大,尤其在新疆,“賣棉難”現象頻現。為了保護棉農利益,從2011年開始,國家連續3年實施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對穩定國內棉花生産、保護農民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也造成國內棉價遠高於國際市場,下游紡織産業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國際競爭能力急劇弱化,再次影響到棉花的生産、收購。

  為破解“白色産業”的困局,2014年,中央確定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穩定棉農收益,同時降低紡織企業原料成本,促進産業上下游協調發展。目前,國內棉價已降至較為合理水準,基本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産棉區,當地一半以上農民從這一“白色産業”中受益。去年當地公檢棉花量超過425萬噸,佔全國總産量的六成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