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媒:中國將用三個沒人重視的地緣戰略改變世界

  • 發佈時間:2015-09-14 16: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道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9月12日發表題威《新的事態》的文章,文章內容如下:

  中國有三個沒什麼人重視的地緣政策戰略可能會令世界發生永久性改變。西方政治家應當認真加以對待。

  現在,這三個幾乎不可避免的新趨勢已蓄勢待發,而大眾到目前為止幾乎還沒有給予其什麼重視。它們將在未來幾年內對中國的地緣戰略産生巨大影響,因此政策負責人們應當密切留意。

  有一個貿易預期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相互之間有著大量貿易的國家會爆發衝突,例如一戰前的英國和德國。照自由派的觀點來看,貿易應當帶來和平,因為對和平而言“人民的友好”並非必要條件,相互之間存在明確的正面利益就足夠了。儘管如此,恰恰是通過貿易緊密聯結在一起的國家會陷入相互作戰。這對於1914年前的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來説再恰當不過了。

  對今天的中國來説情況也是類似:它看到自己對重要原材料來源的依賴日益增大,自己在試圖並購西方原材料企業和港口時備受阻撓,而且不得不確認自己通往國際水域的通路暢通,就像100多年前德國在北海的情況那樣。因此中國面臨著下面這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令其經濟發展長期持續。非洲的原材料保障政策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強大的海軍裝備是另外一個方面,對島嶼的爭奪則是第三個方面。如果西方支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家園要求是完全有理由的,那麼中國對它過去撤出的勢力範圍有類似看法,西方就不應該感到驚訝。基辛格警告説,不要對中國奉行以1900年前後對德政策為導向的政策,當時人們試圖拒絕承認德國屬於大國陣營的權利。

  另外一條減小經濟依賴併發展西部地區的道路是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和新絲綢之路計劃。兩者的目的都是借助大量資金在經濟成功地區與中國西部之間建立一個前沿地帶。中國認為自己受到民族衝突的威脅,其中部分是從國外輸入的。對世界經濟而言,這意味著當前的“恐怖平衡”(中國的貿易順差為美國債務提供了資金,使中國可以向美國出口並限制了美國的通脹)將成為過時的模式。倒不如説亞投行項目的高額投資可能導致美國國債廉價融資時期的結束,全球利率升高,美國也將被剝奪把自身經濟政策成本定期分攤給世界其他地方的可能。美國試圖大力阻撓中國加入貿易聯盟並阻撓西方國家加入亞投行不是沒有理由的。

  最後一點,對於與俄羅斯不長但很重要的一段邊境不應該依然不加重視。1969年就曾發生過嚴重衝突。中國向美國發出信號,與蘇聯的聯盟破裂,其結果是中美接近,這徹底改變了亞洲的地緣戰略形勢。如今可以看到,俄羅斯沒有能力成功發展其東部地區。事實上,中國在經濟和人口方面對該地區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人口狀況也説明瞭中國推動的擴張。由此在當地産生了一個滲透區,它可能在經濟上取得成功,但長遠來看將導致可能令莫斯科採取行動的衝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