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不斷釋放積極信號
- 發佈時間:2015-09-14 16:31:31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不久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引發海外輿論對中國經濟的關注。梳理外媒聲音可見,在依舊關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和風險的同時,有關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也成為報道熱點,凸顯中國經濟對全球影響日益深遠。
“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獲廣泛支援”
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原本是一次例行會議,但中國話題卻令這次會議備受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此次會議舉行的時機正趕上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
在此次G20會議上,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直面問題,向各方介紹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最新情況,並坦言6月中旬以來,中國股市出現了三輪調整,其中大多未有國際影響。
同時,針對海外對近期人民幣匯率調整的質疑,周小川也在會上表示,人民銀行今年8月11日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進行了改革,加大了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這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步驟。
他強調,雖然改革後人民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對外貿易仍然保持較大順差,人民幣並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趨於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為穩定。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稱,在G20會議上,中國的經濟政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獲得廣泛支援,中國成功説服多數主要經濟體財長和央行行長:人民幣貶值和新的匯率安排,是向著更大程度上由市場決定匯率的目標邁出的一步,而不是一項旨在刺激出口的競爭性貶值之舉。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德國財長的話説,中國已經在實踐自己關於金融市場自由化和穩步推進改革的承諾。“我們相信,它將在這方面繼續前進。”
“人們忽視了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
此次G20會議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無疑是一大熱點。
針對外界的擔憂,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介紹了中國經濟的最新形勢,並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並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5年的時間。
而且,樓繼偉指出,儘管中國正經歷痛苦的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但經濟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可喜變化。他強調,中國經濟的最大潛力在於改革。在人口紅利消失、資本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正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以改革紅利對衝人口紅利的消失,使經濟增長保持在7%左右。
對此,不少外媒表示,中國經濟正面消息不應被忽視。美國《福布斯》雜誌稱,誤解和誇大就像一群禿鷹,盤旋在中國經濟的上方。如果只看媒體報道,我們會認為這個亞洲巨人正在經濟災難的邊緣搖搖欲墜。人們忽視了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中國正快速向消費和服務行業轉移,海外旅遊、電影票房收入和電子商務都呈“爆髮式增長”態勢。中國近期的回調並不糟糕,而且隨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改革措施繼續落實,未來中國經濟形勢將會好轉。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對重要金屬和材料的進口依然十分強勁。文章稱,市場對中國的判斷有誤,需求下降被誇大,這是因為人們一直以為中國經濟會以10%的速度無限期增長下去,而直到近期才意識到這不太可能發生。《經濟學人》雜誌則將視線投向中國房地産市場,指出房地産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遠甚于股市,然而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中國股市暴跌,卻掩蓋了住房市場回暖的消息。
澳大利亞《時代報》稱,參加G20會議的大多數財長對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表示廣泛支援,他們接受如下觀點:北京正在進行一次困難的經濟轉型——從投資和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更多依靠服務業和國內消費支出來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已成世經舞臺重要力量”
在此次G20會議上,不少人士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路透社援引德國財政部長的話説,G20財經高官一致認為,沒有必要為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感到不安。土耳其總理也表示,就中期而言,中國經濟每年將增長7%左右。德國央行行長延斯·魏德曼説,他認為中國在履行改革的承諾上“令人感到鼓舞和放心”。
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普華永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濟顧問的一篇文章稱,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1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5%。中國經濟的改變會給全球經濟和金融系統帶來重大影響。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説,近些年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始終伴隨著褒貶不一的海外輿論,但一個越來越清晰的事實是,世界向東看,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樓繼偉在G20會議上算了一筆賬:儘管中國經濟增速從過去的10%左右放緩到7%左右,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左右。
在陳鳳英看來,一個自信、自強、轉型的中國新常態越來越被世界認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