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媒:中國私營經濟前景樂觀 為經濟進步發揮作用

  • 發佈時間:2015-09-14 14: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維賈伊·瓦伊蒂斯瓦蘭  責任編輯:羅伯特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9月11日文章】題:中國商業特別報道:回歸商業(作者維賈伊·瓦伊蒂斯瓦蘭)

  人們對中國經濟普遍持有三個觀點:其一,在中國做生意的前景是慘澹的,因為中國經濟必將迎來長期停滯或更糟糕的情況;其二,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國家大規模規劃的結果,無關私營部門企業;其三,中國企業僅僅是沒有創新能力的模倣者。但這篇特別報道認為,所有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人們有理由擔心中國經濟,但也有充分理由對中國經濟抱有希望。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在下滑,但即便如許多人所相信的那樣,今天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只有5%,這也意味著經濟産出大於增長率為14%的2007年,因為今天中國經濟規模比那時大得多。蘇格蘭皇家銀行的高路易指出,按市場匯率計算,2013年中國每人平均收入只有美國的13%,所以它有充分的增長空間來追趕美國。

  與此同時,很多中國人正變得越來越富有。麥肯錫諮詢公司估計,到2020年,年收入在1.5萬至3.3萬美元之間(對中國中産階級的粗略定義)的城鎮家庭比例將達到59%,2010年時只有8%。製造業正受益於對勞動生産率、自動化和地區供應網路的投資。未充分發展的服務業也代表著一個巨大的機會。

  截至目前,中國領導人一直依賴國家規劃和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及房地産行業。乍一看,國家資本主義的説法似乎合情合理。在重要行業,國有企業控制著很大的資産份額。

  但仔細審視國有企業呢?它們的成就看起來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了。事實證明,在今天的經濟産出中,私營部門或許佔到2/3。出口方面,它也佔到9/10。私營部門的投資增長遠超國有企業。中國挺過當前風暴的最佳機會要指望私營部門的彈性和活力。

  麥肯錫諮詢公司估計,假如中國要將每年5.5%至6.5%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一直維持到2025年,那麼1/3到一半的增長必須來自全要素生産率的改進。生産率增長大部分將來自私營部門。政府現在鼓勵創新者把新技術商業化,並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

  這篇報道還認為,私營企業在現代中國的經濟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是變革的原動力,是冒險者,現在也是充分利用新技術潛力的真正創新者。它們提供的不只是比以往更好的製成品,還包括日益成熟的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服務。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正在進軍海外。只要政府不干預太多,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些企業可以帶來所需的增長,把中國打造成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