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病治療不出縣 資源均衡很關鍵

  • 發佈時間:2015-09-14 06: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對於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設提出具體的目標任務,要求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指導意見還明確提出,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大病治療不出縣,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尤其是農村醫療水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同時還能有效緩解城市重點醫療衛生機構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大大減輕患者的負擔,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並非容易之事。其中,醫療資源能否均衡分佈、重點醫療資源能否向縣城傾斜、人才能否向縣城流動,是關鍵所在。如果這些方面的條件得不到改善,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準、服務能力得不到提高,要想大病治療不出縣,把患者留在縣城,難度可想而知。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現大病治療不出縣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防範用報銷等手段壓制患者出縣治療、耽誤患者看病的情況。指導意見提出了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的目標,有關方面就會對這一目標進行考核。而如果醫療條件和水準達不到廣大居民的要求,就很難實現這樣的目標。那麼,地方就有可能採用非正常手段“完成”目標任務。

  現在,絕大多數縣城的醫療衛生服務水準顯然沒有達到廣大居民看病的要求,很難留得住患者。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及其醫療衛生行政機構,必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在醫療資源的配置、政策的制定、資金的分配、人才的引進等方面給予縣級醫院更多的傾斜。

  而從目前各級財政狀況來看,指望地方政府給予醫療衛生機構太多的支援,也是不現實的。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盡財政的最大可能,支援醫療衛生機構發展,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準和服務能力。特別是公立醫院,建成半市場、半慈善的醫院,用低價格為廣大居民服務;另一方面,加快醫療衛生機構改革步伐,向社會資本開放,讓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醫療衛生事業,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準,形成社會醫療衛生機構和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共同發展的局面,減輕政府壓力,增加患者的選擇。

  當然,在其他所有制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以後,可能會存在收費較高等方面的問題。但是,無需過分擔心,只要競爭機制合理、競爭環境公平、競爭規則健全,就能用市場化的手段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有效發揮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穩定器”的作用,通過一定的行政手段,讓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以較低的服務價格為患者服務。

  總之,要實現大病治療不出縣的目標,關鍵在於實現醫療衛生資源的均衡分佈,在於提升縣城醫療衛生服務的水準與能力,引進更多醫療人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