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多病人只奔名醫而來 一人創造醫院一半收入

  • 發佈時間:2015-09-11 06:32:1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3年3月,內地首家香港獨資醫院在深圳開業,這家名為“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以下簡稱“深圳希瑪”)的醫療機構,其創辦人為前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及教授林順潮,他希望能把香港的診療模式和醫療服務體系複製到內地,讓內地居民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香港,林順潮醫生可謂家喻戶曉,許多政界、商界名流、影視體育明星及家每人平均是其顧客,他自己也像明星一樣被關注。他參與過多項眼科醫學及手術研究,多項眼科病例手術開了香港甚至全球先河,包括香港首宗變形蟲上眼手術、全球首宗眼眶神經鞘織維水囊切除手術。他在香港創辦的香港林順潮眼科中心開在中環皇后大道中的中建大廈,那棟大廈被稱為香港的名醫樓,只有名醫才有進駐資格。

  進入深圳2年半的時間裏,深圳希瑪的門診量一直在上升,今年上半年門診量達到14616人次,同比上升49.14%。不過,深圳希瑪的盈利情況並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利潤率僅有不到10%。讓醫院管理層困惑的是,醫院的病人大部分是衝著名醫林順潮而來的,每個月僅林順潮個人手術的收入佔了醫院收入的一半,如何讓單個名醫的品牌效應形成醫生團隊乃至醫院的品牌效應,成為深圳希瑪急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現狀

  上半年門診量增五成

  自2010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7(簡稱CEPA7)對內地醫療業開放後,港資獨資醫療紛紛北上。目前,深圳有1家港資獨資醫院和近10家港資門診部。

  深圳希瑪是內地首家港資獨資醫院,2013年3月在福田區正式開業。2014年7月,在深圳醫療衛生“三名工程”政策的推動下,深圳希瑪順利被納入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這給港資醫院在深圳醫療市場的開拓打開了一扇大門。

  被納入定點醫保單位後,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不斷增長。根據醫院的數據顯示,2013年開業第一年的年門診量為9079人次,2014年年門診量達到19391人次,而今年上半年的門診量達到14616人次,同比去年上升49.14%,醫院診療量一年翻一番。而住院病人和手術量也不斷增長。

  深圳希瑪運營總監徐智輝告訴記者,醫院接診的患者當中,港澳病人只佔很少的份額,大部分是居住在深圳本地的患者,但有約一成半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深圳本地居民主要是看常見的眼科疾病,外地患者絕大多數都是患有複雜的眼病,在當地醫不好,聽了親友介紹專程來看林醫生等香港和外籍專家的。

  醫院內部的統計數據表明,有超過七成的就診病人是通過別人介紹來的,有不少病人看過一次病後,帶了全家人來看病。“説明我們的醫療模式得到了就診病人的認可,他們樂於把希瑪介紹給自己的親友。”徐智輝説。

  醫院做過調查,專業水準、專業操守及醫生態度是吸引病人來院就診的主要原因。“我們經常聽到病人對希瑪醫生的評價是‘水準高、有醫德、態度好’,病人的這些評價也給醫生帶來了成就感。”徐智輝説。上個月,深圳市衛計委公佈的今年二季度全市醫療機構病人滿意度調查顯示,深圳希瑪在全深圳118家醫院中排名第三。“我們不只是治人的病,還要治病的人。”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院長林順潮説,這句話也被很多醫護人員記住,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儘量做到讓患者滿意。

  瓶頸

  營業收入大增但利潤卻不到一成

  香港與深圳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定位各不相同,在香港,私立醫院和私人診所提供更高端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頗受上流社會青睞。而在深圳,優質的醫療資源均集中在屈指可數的幾家三甲醫院,而老百姓普遍對民營醫療機構欠缺信任。

  進入深圳醫療市場的幾位港資醫療機構負責人都表示,香港醫院技術和理念先進,發展高端醫療服務在內地發展頗有優勢,而且港資醫院的進入對急需升級發展的民營醫院帶來促進,“港資醫院的高端醫療服務,將會衝擊公立醫院的‘VIP’服務,促進高端醫療服務的市場化步伐。”

  不過,仍有業內人士“並不看好”港資醫院的進入,認為港資醫院會遇到發展瓶頸,因為在香港,私立醫院以昂貴、醫生好、人力成本高、服務人性化為特點,而內地消費者很難承受得起如此高昂的費用。而兩地的價值觀和醫療價格收費也不一樣,香港醫生一般很難賺到錢。

  業內人士的觀點在深圳希瑪2年半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印證。作為內地首家港資醫院,深圳希瑪的發展還是非常順利,一般一家新醫院要實現營利需要約3年,但深圳希瑪開業不到10個月便實現了收支平衡。但是,目前醫院的盈利情況其實並不理想,今年上半年,醫院的營業收入較去年有25.73%的增長,但利潤率僅有不到10%。“可以説我們經營得很辛苦。”徐智輝説。

  醫院分析了其原因是成本太高。據介紹,深圳希瑪堅持和香港一樣的高品質醫療,採用的都是國際最先進的技術,相對應的手術及治療設施以及耗材,都是採用符合最高標準要求的國際大品牌,價格自然也是最貴的,直接導致成本居高不下。而內地的收費標準也跟香港有差距,所以盈利是很少的。

  深圳希瑪按照香港模式實行門診打包收費,按內地專家、香港專家、國際專家的級別,收取不同費用,內地專家門診費用150元,香港專家300元,國際專家500—800元,其中林順潮本人是按最高級別收費。林順潮表示,雖然深圳希瑪的收費比深圳公立醫院的收費高,但只相當於他在香港中環所開的眼科中心的50%—60%,而且醫院有些服務項目和費用可以用醫保支付。

  盈利少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接診的病人數量有限。“內地病人普遍對醫生的信任感沒有香港高,醫學知識的普及程度也不太夠,醫生要花很多時間去向病人解釋病情,以及進行一些科普教育。”林順潮説,這導致醫生每天接診的病人數量是很有限的。在內地很多醫院,一個醫生可以接診超過300個甚至更多的病人,但深圳希瑪的醫生為了確保診療品質,只能接診大約40個病人,人工成本遠遠高過其他醫院,但收費並不能等比提高。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向雨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