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濟寧“儒學講堂”遍鄉村

  • 發佈時間:2015-09-11 02: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肖力偉通訊員丁永宏王磊

  日前,山東省濟寧曲阜市防山鎮集市上的“鴻儒書店”裏,店主孔慶芒正為一對新人寫新婚對聯:孝德傳家遠,詩書繼世長。老孔告訴記者:“如今農民都到‘鄉村儒學講堂’裏學習傳統文化,連青年人結婚也不忘寫上這種反映傳統家風的對聯。不寫還不願意哪!”

  農民通過到講堂裏聽課,行為向善向好,社會管理也變得容易起來。在最早開辦“鄉村儒學講堂”的泗水縣聖水峪鎮北東野村,正在村垃圾箱旁裝車的村環境保潔工趙士新向記者介紹:“以前垃圾亂扔,我要開著車滿村揀,村裏的垃圾箱形同虛設。如今這亂象不見了,人們按時將垃圾打包入箱。”在場的鎮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兩個數字:截至去年,全鎮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8%,信訪案件同比下降35%。如今村街上歪脖子瞪眼,出口傷人、動手打架的明顯減少了。

  “濟寧是孔孟之鄉,農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準應該走在全國、全省的前列。”濟寧市委書記馬平昌表示。

  兩年前,濟寧市針對一部分富裕起來的農民精神空虛、道德失范的現狀作深入專題調研,確定了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建鄉村文明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省內專家學者擔任教師,並在泗水縣率先開辦“鄉村儒學講堂”。以“不講天邊講身邊”的授課方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泗水縣順勢而為,抓點帶面,在有條件的鄉(鎮)村創辦“鄉村儒學講堂”,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當地就辦起“鄉村儒學講堂”36個,開課300余場次,聽課人數達16000人次。

  濟寧市因勢利導,參照“鄉村儒學講堂”的做法,辦起各種優秀傳統文化農民教育場所260余處,有“孝德文化講堂”、“孝賢文化講堂”、“斷機教子文化講堂”、“法制文化講堂”、“互幫互愛故事會”等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講堂遍佈全市14個縣(市)區鄉(鎮)村,每年超過15萬人次聽課受益。濟寧市還選出《儒風孝道知識讀本》《弟子規》《朱子家訓》《四書五經白話選讀》等書,有針對性地向農民講授。

  “在濟寧市,各種優秀傳統文化講堂的興辦,給農民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鄉村農民崇德向善,互幫互助,遵紀守法的行為規範正逐步形成。”濟寧市委宣傳部部長王次忠説。據介紹,目前濟寧市農村建成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德榜”6958多個,高標準道德建設主題公園14處,先後入選中國好人榜24人、全省道德模範14人、全市道德模範125人。2012年以來,入選“山東好人”125人,評選“濟寧好人”310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