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不應忽視

  • 發佈時間:2015-09-10 03:34:39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剛閉幕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引發海外輿論對中國經濟的關注。記者梳理外媒聲音發現,在依舊關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和風險的同時,有關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也成為報道熱點,凸顯中國經濟對全球影響日益深遠。

  針對外界的擔憂,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G20會議上介紹了中國經濟的最新形勢,並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保持在7%左右,並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

  樓繼偉指出,儘管中國正經歷痛苦的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但經濟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可喜變化。他強調,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改革。在人口紅利消失、資本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正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以改革紅利對衝人口紅利的消失,使經濟增長保持在7%左右。

  對此,不少外媒表示,中國經濟正面消息不應被忽視。美國《福布斯》雜誌稱,誤解和誇大就像一群禿鷹,盤旋在中國經濟的上方。如果只看媒體報道,我們會認為這個亞洲巨人正在經濟災難的邊緣搖搖欲墜。人們忽視了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中國正快速向消費和服務行業轉移,海外旅遊、電影票房收入和電子商務都呈“爆髮式增長”態勢。中國近期的回調並不糟糕,而且隨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改革措施繼續落實,未來中國經濟形勢將會好轉。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對重要金屬和材料的進口依然十分強勁。文章稱,市場對中國判斷有誤,需求下降被誇大,這是因為人們一直以為中國會以10%的速度無限期增長下去,而直到近期才意識到這不太可能發生。

  《經濟學人》雜誌則將視線投向中國房地産市場,指出房地産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遠甚于股市,然而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中國股市暴跌,卻掩蓋了住房市場回暖的消息。

  澳大利亞《時代報》稱,參加G20會議的大多數財長對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表示廣泛支援,他們接受如下觀點:北京正在進行一次困難的經濟轉型———從投資和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更多依靠服務業和國內消費支出來促進經濟增長。

  樓繼偉還在G20會議上算了一筆賬:儘管中國經濟增速從過去的10%左右放緩到7%左右,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為30%左右。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