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任正非的地産圖譜:華為百萬土儲東莞再添宅地

  • 發佈時間:2015-09-09 09: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8日,華為在東莞拿地的消息在業界泛起了漣漪。起因為鮮在房地産市場有所作為的華為,通過旗下綠苑實業公司拿下了一宗限售價較低的宅地。

  該宗宅地編號為2015WG035,地塊位於東莞松山湖南部濱湖區環湖路北側,佔地面積達91828.5平方米,起拍價定為4.18億,起始樓面地價1820元每平方米。最終華為經過49輪的爭奪,以6.57億元的價格拿下,折合成交樓面地價2865元每平方米,溢價率57%。

  有市場消息表示,華為此次拿地或將建成華為人才公寓項目。不過,東莞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對該説法予以否認,並表示“以後該地塊應該是面向松山湖南部片區進行人才安置的住宅配套,建成後的銷售對象由松山湖管委會統籌安排”。

  事實上,業內認為,建華為人才公寓與東莞政府所説的建人才安置房並不矛盾。按照市場慣例,華為的進駐能帶動周邊區域經濟,並拉升該區域房價,政府自然也就樂意為華為員工提供人才公寓。

  百萬土地攻略

  雖以建人才公寓之名拿地,但作為IT界名企的華為通過招牌挂市場拿地還是較為罕見,難道華為也準備介入房地産市場了?

  在為數不多的介紹華為業務版圖資料中,一位原華為員工介紹稱,1997年後,隨著華為在中國通信領域的異軍突起,華為的確有多元化(含進軍房地産領域)的意圖。但隨後由於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意識的轉變,華為的業務策略也開始轉變。

  “在革命到來的時候,華為抓不住牛的韁繩,也要抓住牛的尾巴”,任正非在一次國外之行後發出了如此感嘆,由此也宣佈了“華為永不進入通信領域之外的行業”發展策略。

  雖然此後的中國房地産異軍突起,華為也一如既往執行自身不搞開發的策略,但這依舊掩蓋不了其因發展需要頻繁與土地市場發生關係的事實。由此也造就了華為拿地于無形的攻略。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華為共實際支出31.33億元用於土地使用權的購買,並建設了11個城市的主要基地,以及其他零星土地資産(使用權)。這11個城市包括深圳、上海、杭州、廊坊、南京、東莞、北京、成都、西安、武漢、蘇州。這還不包括2014年及以後的土地。

  同時,華為作為高科技企業,落戶當地後能提升區域稅收、就業等紅利,因此也受到當地政府歡迎,地價上非常便宜。

  以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為例,華為在深圳所獲地塊的平均地價為375元/平方米;華為在上海所獲地塊均價為469.1元/平方米。

  在華為所有地塊中最貴的是其于北京拿的地塊。華為于2012年在北京拿到了1萬平方米的土地。直至今年三月,華為于北京的總地皮面積45.1萬平方米,購買費用為8.76億元,均價僅1942元/平方米。

  任正非的地産思量

  執行不進入通信領域之外行業策略,到最終擁有百萬土地的財主,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不介入房地産的策略或也並非從一而終。

  在一次對話中,任正非透露,不做房地産是因為掙大錢死得快,“掙大錢的死得快,因為大家眼紅,拼命進入。我們掙小錢怎麼死呢?我們這麼努力還比不上一個房地産公司,上帝先讓我們死,就有點不公平。”

  同時,任正非還表示,華為盈利能力還不如餐館的毛利率高,也不如房地産公司高,因此一旦經濟形勢發生大變化,華為也垮不到哪兒去,“所以當全世界都在搖擺,都人心惶惶的時候,華為公司除了下面的人瞎惶惶以外,我們沒有慌,我們還在改革”。

  雖然以掙大錢死的更快、高毛利率更容易垮掉等原因明確華為不會介入房地産,但分析認為,任正非不介入房地産的考慮或僅是前些年出於資金壓力、風險不可控的考慮。

  但在隨後房地産發展得如火如荼時,華為也有過接觸房地産開發的案例。查閱以往資料,華為曾被指介入深圳華為科技城項目。雖然最後華為多次公開喊話撇清與該項目關係,但深圳市官方宣傳華為科技城時曾稱,華為科技城由深圳市政府投資110億元、華為公司投資200億元。

  資料顯示,華為科技城主要以華為基地等高新科技企業為核心,集高標準的高新産業研發辦公設施、星級酒店、配套商業休閒設施、文體活動設施、金融服務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配套教育設施以及配套住宅與公寓于一體。

  而如今,在各一線城市土地價值已不菲情況下,未來華為將如何處理手頭已有的豐富土地資源或也是其需要考慮的問題。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底,華為拿到手的地皮面積大約714.2萬平方米。

  另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關於任正非的不介入通信領域之外行業策略,有華為內部員工也曾總結認為,“華為發展到今天,遺憾肯定有,這無可避免。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任總能否決定進入房地産領域仍然是一個多解的答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