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功權: 一場“私奔”後的歸來

  • 發佈時間:2015-09-09 08:30:5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春暉

  結過兩次婚,坐過兩回牢,管理過兩家著名投資基金,創辦過一家聲名顯赫的房地産公司,進行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私奔”。一個商人,一個詩人,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個自由主義者,他是很有得寫的。

  他的朋友、同為“萬通六君子”的馮侖潘石屹都已寫了自傳。但他沒寫,因為情怯,因為心苦。

  “如果不觸及心靈深處,我不願寫;但要坦誠地回顧,等於把我這些年的心路完全重新咀嚼一遍,很苦。特別是把情感重走一遍,太可怕了。”王功權説著,又點燃一根煙。

  離婚、再婚、私奔,在他過去的人生裏,最不可觸碰的部分就是情感。他怕拷問內心,也怕傷了人心。4個人的愛情故事怎麼寫,6個人的兄弟義氣怎麼寫,太多人、太多事、太多在意,他不敢寫。

  要寫就寫《懺悔錄》這樣的自傳

  王功權看過陳年寫的自傳體小説《歸去來》,並認為這是他讀過最好的商人寫作。這是一個從童年講起的人生故事,關於尋根、和解與重生。陳年説,自己寫這本書時,大哭過好幾場。

  王功權也被這本書感動哭了。但撂下這本書,他馬上叫停了鼎暉對凡客的投資計劃。

  書裏是一個赤裸的陳年,渴望與眾不同、渴望接受挑戰,這樣的他,能帶領一個企業持續穩健、甚至是枯燥理性的前進嗎?王功權很懷疑。因為他自己身上有相同的困惑:一旦事情到達頂峰,他便迅速喪失興趣。

  雷軍為陳年辯解,他對王功權説:“你可以理解為,他(陳年)進行了這一場歷練和反思,就相當於是治療,他已經把自己的心理問題治好了。”

  但在王功權看來,成長給一個人烙下的印痕終身難以磨滅,他最終還是沒投陳年。“後來大家開玩笑,不如別給我看那本書了。”王功權説。

  他仍然對陳年的文學造詣大加讚賞,“這麼多年沒見陳年,不知他現在怎麼樣”。

  陳年因為剖白過去而失掉了一筆投資,那麼王功權呢?他説如果自己寫回憶錄,就要按盧梭寫《懺悔錄》的路子去寫。

  王功權會為自己辯解嗎?他歸來創業,和青年人一起創辦的新公司青普旅遊剛拿到4000萬元A輪融資,如果投資人看到他的自傳,會像他當年看陳年那樣嗎?

  過去的人生無法回望,那麼構建一個理想的人生,也是為自己打造一個優質的避難所。除了欲寫難言的回憶錄,王功權還想過寫小説。一部商俠小説,男的英俊、女的漂亮,不知怎麼就賺了很多錢。但最終還是情感重於金錢,友誼超越其他。主角在愛情面前,把一切都放棄了。

  有書看就好過多了

  經歷了2011年一場為期42天的私奔,辭去在鼎暉的所有職務,王功權回到家,和第二任妻子又生活在一起。2013年初我見到他時,問他現在婚姻生活是否開心,他沉默半晌答我:“你為什麼會這麼問呢?我們在一起生活還好。”

  但做王功權的太太,看上去仍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即便是從下午兩點一直談到晚上8點,他仍表示,要回家吃飯。

  他們是共過患難的。

  2013年9月那場變故,發生在他女兒婚禮後的第5天。婚禮在浙江紹興舉行,很隆重,他和前妻生的女兒很漂亮,馮侖、潘石屹等“萬通六君子”悉數到場恭賀。他還把合影發了朋友圈。三日回門,還沒樂呵兩天,警察來了。那天一早,太太要開車送他出門,警察已在門口等著。他握住太太的手,告訴她“別害怕”。

  王功權被關在北京第三看守所。12個人一間,挺寬敞,住大通鋪。他的室友以小偷居多,還有一個吸毒的,一個打架鬥毆的,一個職務貪佔的。大家處得頗為融洽。

  他在上世紀80年代末是坐過一回牢的,兩相比較,覺得真是進步太多。現在“裏面”環境整潔,吃飯管夠。每頓都給兩個饅頭,大饅頭還蒸得特別好。

  我猜測進去挨打的事兒,他也沒遇上過。如今管理嚴格了,“裏面”很少打架鬧事。大家每天也無須勞動,偶爾有個活兒,都爭搶著去幹。“管教叫誰去幹活,誰都高興得夠嗆。因為可以出去遛達,再抽根煙。”王功權回味。

  多數時間,王功權都在讀書和打坐。看守所每個房間都配有二三十本書,看完還可以去圖書館換。大多是世界文學名著,巴爾扎克、雨果什麼的。王功權在裏面看了三四十本大部頭的書。對他來説,有書看就好過多了。

  創立青普旅遊是個挑戰

  132天后,王功權被取保候審。2014年6月28日,他首次公開露面,是去參加潘石屹兒子的婚禮。

  出來後,王功權的每次公開露面都挺受關注。今年7月底,他在出席一場活動時表示,自己也要投入大潮,創業去也。“從哪兒來回哪兒去,還是回到商場老老實實地賺錢”。

  風花雪月、塞北江南了一圈,王功權又“俗”回來了。

  2013年見面時,我揶揄過他,他這麼個人物,混得連名片都沒了。這回他拿了張名片給我,印著“格瑞德投資”董事長。沒聽過的公司。據他説,那是2003年和馮侖分家時自己成立的。他和前妻共有,在離婚時,他把股份都給了前妻。

  因為他先後加盟IDG和鼎暉,這家公司就沒開展過什麼業務。如今王功權歸來,要重回創投圈嗎?

  他卻説投資基金是堅決不幹了。在這行幹了近20年,重復過去的生活,對他這樣詩人性子的人來説,想想都覺得可怕。

  王功權這次的創業項目是青普旅遊,雖然是他策劃和張羅的,但他只擔任首席戰略官。只是當慣了領導,身邊人也習慣了把領導的座位讓給他。怎樣調整自己的角色、既對團隊有價值又讓人覺得舒坦,對王功權來説還是個挑戰。

  青普是藏傳佛教的發源地之一,他一開始想註冊“伊甸園”,不讓,篤信藏傳佛教的他就拿這個做了公司名字。8月2日,青普旅遊宣佈獲得首輪4000萬元融資,由風雲天使基金聯合其他投資機構共同投資。

  打坐就是模倣死亡的過程

  王功權信仰藏傳佛教,他的師父,每年至少有1/3時間是閉關的,在寺廟、山谷或是哪個僻靜的地方一坐就是幾個月不出來。

  打坐也有考試。把袈裟浸入水中打濕,再穿上身開始打坐。幹了便脫下來再浸,如此往復四次,不吃不喝。袈裟四幹,便算過關了。

  又有檢驗打坐時是否腹吸的法子。用一根空心的軟管插進肛門,另一頭放進水盆裏。打坐者要在呼吸時把盆中水吸進來、排出去。如是幾次過關。

  我聽得瞠目結舌:“那你練到第幾重境界了?”

  “我就跟上過3個月的電腦補習班似的。”王功權笑答。

  十丈軟紅裏打滾,有人需要創業導師,有人需要情感顧問,有人需要仁波切,無可厚非。那麼,仁波切到底能解決我們什麼問題?

  “孔子説四十不惑,你今年55歲了,現在感覺是否完全不惑?”

  “沒有。我認為惑的問題會伴隨人一生。除非死了;或信了上帝,上帝説什麼是什麼;或修行成佛。”王功權説。

  他又講,漢地的“惑”,是對世俗問題的看法。藏傳佛教裏的“惑”,則是對死亡的認識。通過打坐、閉關,不斷逼近死亡狀態。如此來認知死亡,放下對死亡的恐懼。了生死,便不惑。

  “打坐,就是模倣死亡的過程。”王功權坐在黑暗裏説。

  偌大的辦公室裏,他手中點燃的煙是唯一光源。猩紅的火光明滅間,乳白的煙彌散在黑暗裏。輕不可聞的一聲,一段煙灰墜地。

  (原載《中國企業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