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經濟動蕩 中國何以應對

  • 發佈時間:2015-09-07 15:30:5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年初至今,全球經濟體經濟分化日益明顯,美歐等發達經濟體溫和復蘇,日本停滯不前,而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則面臨較為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最新發佈的《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2015年上半年經濟金融發展狀況比較分析》(以下簡稱報告)指出,這種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復蘇步伐的不一致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令中國經濟外部環境面臨更大的複雜和不確定性。如何在這種“不平衡”的環境下實現自身經濟的穩定增長,成為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一道難題。

  關注三大風險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有三大風險需要關注。

  首先是美聯儲加息可能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和與資本流動。《報告》指出,儘管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但隨著美國經濟穩健復蘇,美國仍有較大可能在12月或2016年3月加息,成為首個步入加息進程的發達經濟體,美聯儲貨幣政策也最終將實現正常化。美聯儲加息將對全球各經濟體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造成衝擊,須密切關注由此帶來的全球資本流動壓力。

  其次是主要發達國家面臨的經濟復蘇基礎不牢固。《報告》稱,日本面臨日元貶值對鉅額債務可持續性造成的影響;英國的風險在於實體經濟空心化和經濟復蘇過度依賴資産價格的上漲;法國面臨復蘇基礎薄弱、結構性改革不足問題;德國面臨外需不足和希臘債務衝擊的風險。而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基礎不牢固,將主要影響全球市場需求,尤其是中國,進而拖累中國的出口復蘇。

  三是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滯脹和資本流出風險。《報告》顯示,目前巴西經濟基礎脆弱,預計緊縮的貨幣政策將長期存在,高利率水準將大大限制其消費和投資,資本流出壓力不斷增大;俄羅斯經濟增長高度依賴能源出口,容易受到外部衝擊,製造業有進一步走弱的趨勢,經濟負增長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印度仍面臨基礎設施落後、政府償債能力不強等問題;南非電力短缺問題將長期存在,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落後和製造業的萎縮將長期制約其經濟發展。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巴西、南非等經濟基礎較為脆弱的新興經濟體更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衝擊,應警惕陷入衰退危機的新興經濟體通過貿易渠道傳導至國內的經濟風險。

  中國如何應對?

  面對外部複雜的經濟環境,《報告》建議中國從多方面入手做好準備。

  具體包括優化投資與消費的經濟結構。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投資對經濟的貢獻率偏高,而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偏低。在此背景下,未來中國一方面要通過增加科研經費投入以提高投資産出效率,或進行金融制度改革拓寬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渠道以促進創新型投資等優化投資結構;另一方面則應進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並且通過轉移支付縮小收入差距,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消費需求。

  化解工業領域通縮風險。當下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續40個月負增長,顯示工業端産能過剩的嚴重性。因此,從供給端來看,後期應推進價格改革,利用差別化定價政策淘汰落後産能,兼併和重組産能過剩行業,並積極引導這些行業“走出去”;從需求端來看,應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擴大需求。此外,還應加快稅制改革力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同時加大對基礎設施、農業、教育等方面的財政支援力度。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眼下人民幣被迫跟隨美元升值的現狀不僅給中國出口造成巨大壓力,還積累了大量貶值壓力。在此背景下,應選擇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和加強跨境資本監管的政策組合。包括通過更加市場化的匯率決定機制將有利於人民幣匯率向市場化決定均衡水準靠攏,同時加強跨境資本監管將有效防範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出風險。

  關注金融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儘管2015年上半年中國國債收益率整體保持低位且呈下降趨勢,但目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寬鬆的局面在向實體經濟傳導過程中仍然受到諸多干擾,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依然存在。未來,金融市場利率如何向信貸市場傳導、短期利率如何向中長期利率傳導仍是政策重點。

  推進地方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從當前債務規模看,中國依然存在著債務規模增長較快、經濟下行背景下政府償債能力降低、債務資訊不透明等問題,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尤其沉重。後期還需考慮通過債務置換、融資體制改革、完善法規增加舉債透明度及推動PPP項目落地等途徑化解地方政府債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