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冷的時候往往是投資機會

  • 發佈時間:2015-09-05 10:32:08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近日來到杭州。這位最早將西方技術風險投資實踐引入中國的人,穿一件黑色T恤,一邊説自己也是“90後”(指其從1993年開始做風險投資),一邊説來杭州是“不願錯過另一個阿里巴巴”。

  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現身杭州,談股市與投資

  市場冷的時候往往是投資機會

  股市連續大跌,資本市場降溫,甚至已經出現了投資人承諾的資金無法按期到位的傳聞,IDG的日子還好過嗎?

  “我們還不錯,之前剛引入了一隻將近6億美元的新基金,再加餘下的現金,手頭上錢是不愁的。”熊曉鴿説,不能指望用股市套現的錢來做投資,因為這樣的出資人通常比較急功近利,要求短期內有高回報,這對創業者來説其實很不利,“3~5年的投資回報期是比較合理的,成熟的出資人會願意等待。”

  其實,在他看來,股市熱的時候或許是融資的機會,但肯定不會是投資的好機會。“市場過熱,做決策的時間就特別短,容易失去理性,而且價格(投資報價)也被人為炒高。”

  IDG資本20多年裏投了約400家公司,比較成功的投資決策常常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做出的。“比如我們投搜狐、網易、搜房、百度、騰訊,都是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前後,近年投資暴風科技也是在金融海嘯前後。”熊曉鴿説,往往是在這樣的時機,投資機構進入的價格會更加合理一些,而不是花很多時間談很多不靠譜的事情而忘了真正應該做的事。

  最典型的是投資搜房。1999年,IDG以100萬美元獲搜房網逾20%股份,2006年8月澳洲電訊2.54億美元收購搜房網51%股權時,IDG賣出10%股權,得到4500萬美元現金。搜房網2010年下半年上市,IDG在這一個項目上的持股時間超過十年。

  IDG杭州辦公室雖然才正式亮相,但其實他們在杭州已經投了不少項目。僅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就投了蘑菇街、貝貝網、挖財、銅板街、同盾科技等創業公司。

  “BAT是PC網際網路時代的佼佼者,我相信下一個十年,也許不需要十年,就能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出現下個BAT。”熊曉鴿説,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除中國市場本身以外還有很大想像空間。未來十年IDG主要投資的方向就是TMT,會佔其投資的70%;另一個比較看好的投資方向是非常規的能源領域;第三是娛樂業;第四是旅遊業。

  “現在創業的門檻很低,好像什麼人都能做。”熊曉鴿説自己從業20多年,見過太多創業者,他們很聰明,也能把企業做好,但真正做大的卻沒有幾個。創業者、企業家想要在自己所服務的行業做大做強,必須要有更大的格局,尤其是“90後”創業者,培養情操、胸懷和格局,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創業團隊是必須要上的一課。

  IDG介入電商領域其實蠻早的。“很早的時候,我們投過一個專門做電商的公司叫8848,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了。那個公司當時我們跟搜狐、新浪,差不多一批獲得了批准,準備在美國上市。但是後來券商公司説,市場有點冷起來了,再等一等,一等就等沒了。”熊曉鴿期待下次不再錯過這樣的機遇,“我們希望能夠投出下一代的BAT,我最想做的一點,不想再漏掉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一個公司。”

  資本永遠在尋找下一個馬雲,下一個王健林,只看你有沒有成為他們的夢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