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慈欣:一位跑完馬拉松全程的中國科幻作家

  • 發佈時間:2015-09-05 01:31:1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想隨錄

  劉慈欣能拿下雨果獎,我沒覺得多意外,畢竟作品水準擺在那裏。意外的是劉慈欣成為第一個拿下世界科幻頭獎的亞洲作家。

  媒體還在不停地挖掘此事的象徵意義。我想説的是,努力、堅持和天分一樣重要。劉慈欣能有今天,是因為他堅持跑完了一個作家的事業全程。

  1998年我從《科幻世界》雜誌社辭職回天津,後面有段時間經常給姚海軍去電話,了解界內動態。記得1999春季的某天,姚海軍很興奮地在電話裏説,他們發現了一個新作者,“很有可能是下一個王晉康”。

  這是他的原話,這個新作者就是劉慈欣。天津新蕾出版社的史志成老師當時也在組長篇科幻叢書,手裏拿著劉慈欣的《球形閃電》,後來因故沒出成。

  那些年,王晉康被公認為中國科幻第一人,把連處女作都沒發表過的新人評價得這樣高,顯然他有驚人的才氣。過幾個月我才看到《鯨歌》《地火》這些劉慈欣最早面世的作品,知道姚海軍和史志成作為專業的科幻編輯都沒看走眼。

  然而除了王晉康外,那些年紅極一時的還有另外幾位青年作家。他們都比劉慈欣年紀小,出道卻早好幾年。劉慈欣埋頭創作十幾年,才在1999年發表處女作。而那幾位作者基本上投稿就能發表。1997年國際科幻大會時,各社編輯就圍著那幾個年輕人轉,每個人都得應付一批約稿。

  然後呢,有的人完全自我放棄,沉匿于網路遊戲。有的人去建築行業經商,發了大財。別人的職業選擇我不好評價,畢竟人家在商界也是成功的。但如果他堅持寫科幻到今天,可能有條件成為又一個劉慈欣。還有的人沒離開文藝圈,但跑去寫劇本(非科幻),寫童書,因為當年科幻市場還養活不了職業作者,哪樣有收入就先幹哪樣。

  這些老朋友因為在科幻創作道路上沒堅持到最後,就不提名字了。在這裡只提其中一位:當年論才氣和勤奮都不亞於劉慈欣的柳文揚,因不可抗力沒跑完這個馬拉松。如果説劉慈欣花了三十年,跑完了一個職業作家的馬拉松,那些更早成名並且更年輕的人,只跑到十公里,五公里,甚至更短。

  所以,每當有人讓我評價今天的年輕科幻作者,我總是説,等他發表處女作十年後,如果還在堅持創作,咱們再評價吧,畢竟世界的誘惑太多了。當然,今天他們有劉慈欣作榜樣,堅持下去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劉慈欣這次獲獎還有一個意義,就是證明了主流文學和科幻文學完全是兩個圈子。全世界主流文學作家是一個圈子,全世界科幻作家構成另一個圈子。科幻人欣賞科幻人,而不管國籍是什麼。

  以前就有人問我:劉慈欣能不能拿茅盾文學獎?我説他就是拿了雨果獎,都不可能拿茅盾獎。茅獎評委讀《三體》,能看到什麼妙處呢?不料今年這兩件都成了現實。《三體》其實在中國作協系統裏拿過獎——兒童文學獎!作協的朋友也很無奈,他們知道這部作品根本不是兒童文學,但總比一個獎都拿不到要好,科幻文學在中國作協系統裏就歸一個專門負責兒童文學的辦公室管理。

  希望當下是中國科幻的新臺階,而不是峰頂。所有中國科幻人,包括劉慈欣自己,大家共同努力,再去邁上另一個臺階。中國科幻和這個國家一樣,前面還有廣闊的空間去發展,不要辜負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