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慈欣:寫科幻小説做無神論者

  • 發佈時間:2015-08-10 08:31:1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被很多劉慈欣的粉絲“磁鐵”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僅劉慈欣一人的作品,就有《三體》《球狀閃電》《微紀元》《超新星紀元》《鄉村教師》將被改編為電影。就像大家對《三體》熱愛,他總是淡淡地説“超出預期”之外,對於電影,也很難從這個工科男的嘴裏聽到太多感性的話,“我期待,但也平和”。

  黑暗森林、危機、終結,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劉慈欣用極其冷靜的態度在他的科幻作品中描述這樣一種宇宙情境,他也直言,這樣的書不適合孩子看,因為太黑暗。不過,他還想闡述的是,自己並不是悲觀主義者。恰恰相反,他是個很樂觀的人。

  “我對人類的前途還是很樂觀的,當然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樂觀。光明的前途要經過一系列曲折、艱難的過程才能達成,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當然,人類社會會有終點,宇宙也是,這不是悲觀,只是自然規律”。

  對話

  記者:小説中的文明衝突,常要毀滅對方才能保存自己,那麼現實中,您是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人嗎?

  劉慈欣:有衝突才最容易講故事,文中的生存哲學,就是為了構建好的故事。至於我自己,要看周圍環境,環境寬鬆就好,困難嚴峻時自己也有危機意識。

  記者:道德的盡頭是科幻的開始,您如何看待道德對人類所起的作用?

  劉慈欣:它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穩定,不是那麼堅不可摧。

  我個人認為,道德會隨著人類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們現在遵循的道德和以前遵循的是不一樣的,不要用現在的道德做歷史上的標準,更不能以現在的道德做未來的標準,未來的環境也會有很大的變化,把它看得絕對是很偏頗的。作為科幻小説的作者,科幻小説要寫未來,肯定要描寫未來有變化的道德,即便我的描述會令人有一些不舒服。

  記者:對您的一個著名評價是“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冷酷的道德評判者,冷靜的思想者”,您接受嗎?

  劉慈欣:還是那句話,用冷酷的邏輯對宇宙進行推論,最終的目的是産生一個令人震撼的有矛盾衝突的故事,我本質是講故事的人,而不是評判宇宙的人,我們只能是盡各種努力構建一部好的科幻小説。可能有很好的宇宙,不好不壞的宇宙,或是很糟的宇宙,我寫的是最糟的宇宙,而真正的宇宙是什麼樣子,不是我所知道的。

  記者:您是一個絕對的唯物主義者?

  劉慈欣:絕對的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整個宇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宇宙有最好的宇宙,生命得到尊重,不同的文明融為一體,相互尊重。也有不好不壞的宇宙,像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有邪惡、戰爭,也有人性的溫暖、仁愛。也可能有最糟的宇宙,《三體》表現的就是這種最糟的宇宙。

  (原載《北京青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