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美涉恐“黑名單”出錯 無辜民眾多年被禁足

  • 發佈時間:2015-09-04 08:0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牽涉恐怖主義、與嫌疑人重名或不時在社交網站發佈有爭議資訊,這些理由都有可能被美英等國列入“黑名單”,在搭乘飛機出入境時受阻。除了這些“正當”理由,“黑名單”出錯,也讓一些無辜民眾被禁足多年。

  拉希納·易卜拉欣現年48歲,是建築師和學者。由於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的失誤,她先前在斯坦福大學就學時被誤列為恐怖分子。

  美國《紀事報》報道,聯邦調查局一名特工先前出於某些原因調查易卜拉欣的資料,處理一份表格時“對表格的使用有誤解、勾錯了框”,因此把她歸入禁飛人員。

  易卜拉欣從2005年開始為“洗白”而鬥爭,最終在2014年搭上了返回美國的飛機。

  另一名女子則是被丈夫“陷害”而遭禁飛。2011年,英國一名移民官員為了擺脫他的妻子,利用職務之便登入安全數據庫,把妻子姓名輸入恐怖嫌疑人“黑名單”,令妻子成為監視對象,並被限制出入境。事件最終敗露,英國內政部以行為不當為由解除那名官員的職務。

  美國先前沒有向公眾説明何種情況可能被禁飛。美國“截擊”網站報道,不少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身在“黑名單”中。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民眾被政府列入“黑名單”的原因除表格出錯,還包括關聯恐怖主義、吸毒或攜毒、經常前往恐怖活動或金融犯罪猖獗的國家、與嫌疑人重名、在社交網站發佈有爭議資訊。

  根據“截擊”網站先前獲得的美國全國反恐中心一份資料,截至2013年8月,大約4.7萬人被美國政府禁飛,其中800人是美國人。不少美國人對這份“黑名單”提出反對,13人先前狀告政府侵權,一個聯邦法庭去年夏天裁決他們勝訴。

  這項裁決迫使美國政府公開原告遭禁飛的原因。不過,美國政府堅稱,保密是出於安全考慮,防止一些恐怖嫌疑人意識到自己被追蹤。

  《每日郵報》報道,承壓之下,貝拉克·奧巴馬政府將公開説明一些涉恐嫌疑人是否被“拉黑”,以及他們被“拉黑”的原因。(安曉萌)(特稿·新華國際客戶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