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慶濤:用愛心做事用愛心治村

  • 發佈時間:2015-09-04 05:31: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通訊員李英本報記者呂兵兵

  11年前,他在村裏成立“愛心助學基金會”,募集資金12萬元,幫助18名大學生步入大學校門;11年來,他視鄰村貧困女孩李曉燕為女兒,資助6萬多元,給她家庭般溫暖;11年來,他帶領村民幹事創業,村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翻了三四番,2014年超過一萬元——他就是山東省鄆城縣南趙樓鎮甄莊村村支部書記張慶濤。

  “愛心基金會”:助貧困學子騰飛

  2004年,就在張慶濤回村當選村支書的第一年,村裏有一個叫楊丹的孩子考取了美術學院,一心想圓大學夢的楊丹買來一個筆電,準備挨家挨戶借錢,這讓張慶濤很不是滋味。“何不在村裏成立一個愛心助學基金會,讓貧困學生都能上得起大學?”張慶濤想。

  在他的倡導下,2004年7月,甄莊村貧困大學生愛心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每年的7月份,村“兩委”會向全村發出號召,為貧困學子湊錢上學。“當年,我們便籌集了1.2萬元,鎮裏領導聽説後,又送來5000元。那一年,楊丹等4位困難學生成功進入了大學校園。”張慶濤回憶説。11年來,基金會已募集資金12萬餘元,幫18名困難學生圓了大學夢。

  “愛心爸爸”:伴苦命女孩成長

  “這些年,張爸爸待我比親生女兒都好,他經常打電話詢問我的學習情況。等我有能力之後,我會加倍地把愛心傳遞下去!”8月17日下午,在鄆城縣南趙樓鎮鹽廠村,正在備考研究生的李曉燕深情地説。曉燕口中的“張爸爸”就是張慶濤。一個月前,曉燕透露了考研究生的想法後,張慶濤就又給她寄去1萬元錢。截至目前,張慶濤已資助李曉燕6萬多元。

  李曉燕所在鹽廠村與甄莊村相鄰,她的父親因青光眼雙目失明,母親癱瘓,李曉燕自四五歲時就學會了所有的生活技能,洗衣、做飯、趕集、下地……2004年,張慶濤回村後聽説了她的身世,多次去探望,反覆勸李曉燕上學。“只有上學才能改變命運,不能因為窮耽誤孩子一輩子啊!”張慶濤當場拿出600元錢作為曉燕的學費,並給她買了新衣服和書包。

  “愛心村支書”:帶領村民奔小康

  張慶濤用愛心做事的實際舉動,很快就感染了村民。“村裏有這樣一位好心腸書記帶頭,發展肯定沒問題。”70歲的老黨員甄得金對張慶濤讚不絕口。“咱不能光憑愛心做事,咱當村幹部,關鍵是帶動村裏發展,讓村民增加收入。”張慶濤説。

  為了讓群眾致富,2005年,張慶濤在村裏成立了勞務公司,組織村民外出打工。當留守婦女和老人成為種地的“主角”時,他又帶頭推動土地流轉,成立合作社,建了十幾個日光高溫大棚,蔬菜經濟成為村民增收的“利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