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宇嘉:寶能係三度舉牌萬科凸顯龍頭房企價值洼地

  • 發佈時間:2015-09-01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宇嘉

  近期,資本大鱷寶能係連續三次舉牌萬科,並以15.04%的持股比例一舉超越央企華潤,晉級全球最大住宅開發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打破了後者近15年的股權結構平衡。

  去年以來,股指幾經大起大落,這也為舉牌“被低估者”創造了機會。於是,“野蠻人”敲門在資本市場頻頻上演。

  那麼,寶能係任性舉牌萬科,是單純的財務投資者,還是資本“大鱷”謀求控股?這對未來的房地産市場和企業格局,將會産生何種影響?

  自1994年轉型專做房地産以來,萬科經歷了兩次管理層與股東控制權的調整,一次是1994年的“君萬之爭”,另一次是2014年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的“管理大手術”。巧合的是,這兩次分別是萬科開啟第二次和第四次轉型的時間節點。擊退君安聯盟後,通過引入第一大股東華潤,築起了抵禦“野蠻人”的天然屏障。

  儘管股權比較分散,但萬科的實際控制權一直掌握在公司管理層手中,前有王石,後有鬱亮,而分公司一把手也大多是行業明星。這種股權和管理結構鑄就了獨特的“萬科模式”。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深入各行業的知識經濟時代,房地産行業也進入了“白銀時代”,萬科也開啟了第四次轉型之旅。

  不過,由於萬科股權極其分散,轉型的艱辛和失敗全部要由管理層承受,而轉型成果(估值抬升和分紅)則基本由股東分享。為避免“賺著職業經理人的薪資,操著大股東的心”,萬科在2014年開啟第二次股權結構再造——事業合夥人制度。

  但是,“一股獨大”是資本市場認可的遊戲規則。即便資本對轉型的貢獻不大,也可以通過舉牌,輕而易舉地攫取經營和轉型紅利。在我國樓市、股市快速發展近20年後,資本“大鱷”有很多。寶能係連續舉牌萬科,就發生在這種背景下。在各方保持緘默,管理層和董事會席位改組短期不會發生的情況下,我們無從判斷寶能係的底牌是財務投資還是謀求控制權。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資本市場對龍頭房企價值被低估的共識。

  去年7月到今年上半年,在主機板28個行業中,房地産估值基本排在倒數第四位左右。無論從行業機會還是轉型前景,未來都將是龍頭企業的天下,市場投資價值顯現。

  在探索轉型上,龍頭房企也會率先獲得突破,這將極大提升估值水準。行業下游一直被認為是房企轉型的“藍海”。經過15年高速發展,我國已積累了大量存量物業,為現有住戶提供增量服務(如物業管理、社區養老、社區金融等),這將是未來房企盈利源泉。

  龍頭房企掌握的存量物業最多(萬科是第一個物業管理面積過億平方米的開發商),也就掌握了未來轉型的流量入口。從資本市場來看,龍頭房企轉型的每一個舉動,都將抬升估值和投資價值。

  此外,寶能係三次增持時機絕佳。7月11日首次增持,發生在應對股市急跌時,萬科管理層拋出“百億回購計劃”(股價低於13.7元時啟動百億回購),管理層回購彰顯對未來經營和發展的信心,加上國家隊進場,安全邊際凸顯。7月24日再次增持,發生在統計局定調全國樓市從“企穩”轉向“回升”,以及萬科即將發佈上半年業績之時。8月26日第三次增持,發生在股指震蕩下行,萬科管理層第二次回購之前。無論是從估值水準(萬科PE11倍左右,僅相當於行業均值的60%),還是分紅角度,抄底萬科機會凸顯。

  萬科股權變動尚未塵埃落地,但無論結局如何,寶能係舉牌都將是萬科第四次轉型與發展中的決定性事件之一,也是我國房地産市場跨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股權結構決定公司治理和激勵機制,萬科轉型需要繼續發揮管理層的精英角色。但在1600億元的龐大市值下,實力有限的事業合夥人增持效果不足,這是萬科轉型激勵的最大制約。

  希望寶能係與萬科管理層從分享房企轉型長期紅利出發,構建有效的股權結構和激勵機制。在助推萬科成功轉型的同時,給業內其他房企樹立標桿,這樣的結局實乃我國房地産轉型與發展之幸事。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