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簡崇民 用油畫呈現川西壩子風情

  • 發佈時間:2015-09-01 04:32:45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阡陌交通、竹林掩映、炊煙繚繞……這是川西壩子特有的風景。這樣的風景,也成為成都藝術家們藝術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藝術家們或用寫意水墨,或是寫實油畫等藝術形式,展現成都的獨特美景,觀後令人過目不忘。本報聯合成都市群眾文化學會、成都市文化館,共同推出的“民俗畫點將臺”互動活動中,此次專程邀請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畫院專業畫家簡崇民。簡崇民是當代中國著名的風景油畫家,創作了一幅幅具有川西農村特色風貌的油畫。今日,簡崇民為讀者講述風景民俗畫的創作故事,喜愛風景寫實油畫的讀者趕快“點將”,為這位川西風情派油畫家投上一票。

  從人物到風景 追求藝術極致

  見過簡崇民油畫作品的人,一定會被其鮮明的藝術風格所吸引。在簡崇民的作品中,川西壩子的四季被藝術再現,讓人對成都充滿無限嚮往與遐想。對於簡崇民的油畫,著名作家、畫家舒乙曾評價:“他的油畫一方面是極為寫實的細緻,另一方面是追求神似的意境,兩者糅合在一起,糅得極其巧妙、獨到。這就是簡崇民畫的特點,一個東方油畫家筆下的輝煌境界。”

  談及自己的藝術經歷,簡崇民告訴記者,1947年1月他出生在重慶長江邊,曾在重慶市少年宮接受中西繪畫的啟蒙,還曾在四川美院附中接受中等繪畫基礎培訓,特別是得到色彩大師杜泳樵的三年指導。1978年,簡崇民調至成都。1982年,他被吸收加入中國美協。1983年,簡崇民調至成都畫院,成為專業創作員。“我其實是畫人物畫的,轉來畫風景是極為巧合的事,也可以説是因禍得福。”簡崇民笑著告訴記者,1987年他因病住院半年,畫油畫人物得有模特,於是他在住院期間只好轉向畫風景畫。“那時我上午輸液,下午進行創作,時間很緊,我就將構思好的風景畫面,在畫布上一塊一塊地畫出來,有點像是在做拼圖。”讓簡崇民沒有想到的是,他半年下來畫的三幅風景畫,都獲得了大獎。從此,簡崇民將創作重心轉向到風景畫,在川西大地上漫步遨遊,畫下了千百幅實地風景寫生。

  融入杜詩意境 油畫別具風格

  簡崇民的家族在清代出過大畫家,他從小是看著中國傳統山水畫長大的。在四川美院附中就讀時,簡崇民接觸到西畫,開始走上油畫創作的道路,並開始探索將西洋畫的色彩融入中國山水畫。在簡崇民的作品中,觀眾能讀出濃濃的詩意。對此,簡崇民向記者解釋道,他特別推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自己尤其喜愛杜甫的詩句。簡崇民的很多油畫作品的畫名,都取自杜詩,如他的代表油畫作品《春望》。“杜甫的詩句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就在於這些詩句紮根於人民。繪畫創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紮根人民,才能創作出好作品。畫家的尊嚴需要通過其作品來建立。”簡崇民坦言,自己能夠畫出如此多樣的川西壩子景色,絕非空穴來風,是他長時間采風的結果。簡崇民透露,自己常常行走在川西壩子上,心中默念著杜甫的詩句,一個人在鄉間小道上從早走到晚。他細心地觀察當地的風土人情,與當地人擺龍門陣,將他們的所思所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使自己的油畫呈現出別樣的藝術風格。

  潛心國畫創作 獨愛淡雅蘭花

  簡崇民以油畫被人們所熟知,而如今他又開始潛心創作國畫。昨日,記者在簡崇民的畫室,看到了一批他創作的國畫作品。與風景油畫不同的是,簡崇民的國畫尤愛蘭花題材。在簡崇民的國畫中,一朵朵盛開的蘭花,或簡約,或張揚,或玲瓏潔雅,仿佛飄蕩出一種讓人沉醉的清香。值得一提的是,簡崇民的國畫還融入了油畫的色彩與構圖。“30多年來,我養的蘭花不下100種。説到對蘭花的了解,可能沒有幾個畫家比我更了解。不把這些蘭花畫出來,真的太可惜了。”簡崇民在兩年時間內創作了200余張國畫精品,目前他正在籌備將這批國畫集中展出。

  本報記者 王嘉 攝影 劉陽

  特別提醒

  讀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投票,得票最高的畫家將為幸運讀者開設一堂公開課。

  1、讀者可將畫家姓名通過微信發送至“成都日報”(微信號:chengdudaily)或新浪微網志私信“成都日報”;

  2、請將畫家姓名發送至電子郵箱cdrbwy@126.com;

  3、熱線參與:請致電本報文化熱線86627405(工作日下午4:30—5:30)。

  請參與活動的讀者留下個人聯繫方式及姓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