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安市民講述爺爺事跡:日軍懸賞1萬大洋要他人頭

  • 發佈時間:2015-08-31 11:15:00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郭欣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個暑假,西安市民石榮去了陜西省檔案館、碑林區檔案館等不少地方,因為他想在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這個有紀念意義的年份裏,儘量多了解一些爺爺石振綱參加抗日戰爭時的事跡。

  曾持大刀與鬼子肉搏

  石榮是位中學老師,在他收藏的一本書上,對石振綱有這樣的記載:1899年出生,河北束鹿縣人,1922年7月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幾年間多次調任。1928年,趙登禹升任第二集團軍第一軍第三十師師長,石振綱任第三十師參謀長。中原大戰後,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一零九旅第二一七團第一營營長。

  1933年,石振綱參加了發生在長城附近的喜峰口戰役,抗擊進犯的敵軍。“我爺爺和戰友們一起衝鋒,要在天黑之前佔領制高點。”那時,他們擅長使用大刀,石振綱和戰友一起手持大刀向制高點衝擊,途中砍死、砍傷很多敵軍,“我爺爺砍倒了四五個鬼子,胳膊也受了傷”。

  那一仗打得相當慘烈,參加戰鬥的所有官兵幾乎是在與鬼子進行肉搏。最終,拿下制高點取得勝利。石振綱傷癒後升任第二一八團上校團長,他的名字現在還記錄在喜峰口抗日戰爭紀念館負傷人員名單中。

  這場戰役後,《大刀進行曲》誕生,這首歌正是為了歌頌在長城附近用大刀殺日軍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大刀隊”而作。

  機智逃脫日軍追殺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石振綱正在廬山參加軍官暑期訓練班。7月8日,他被緊急調回北平帶領一個旅鎮守廣安門。鎮守期間,日軍三名軍官帶領500多人想從廣安門進入北平。得知這一資訊,在向上級請示後,他們假意讓敵軍進入,將敵軍引進甕城,然後集中開火,消滅了30多個敵人,上百名敵軍受傷。

  7月28日,趙登禹陣亡,石振綱被任命為北平警備司令,率部與另一旅留在北平,與日軍週旋,掩護第二十九軍主力撤往保定地區集結,成功完成任務。“我爺爺告訴我,此次任務的完成,也讓日軍盯上了他,懸賞1萬大洋要他的人頭。”8月1日,石振綱帶領部隊從北平德勝門向南口突圍轉移,轉移過程中被日軍衝散。當時的情形非常危險,最後石振綱偽裝成運煤球的車夫才逃出北平。

  英勇無畏的精神值得傳承

  1937年11月,石振綱升任第一三二師副師長。1938年到西安中央軍校七分校任上校高級軍事教官。1946年退役後在西安工作。1970年在河北老家去世。

  到西安工作後,石振綱帶著妻子和8個兒女住在馬坊門附近。石榮今年59歲了,在他的記憶裏,爺爺石振綱話雖不多,但非常堅定,想做的事一定能做成,小時候還常領著他在家附近的電影院看抗日題材電影。從小,就給他講抗日戰爭時打鬼子的事,爺爺和戰友們的英勇無畏,讓石榮無比崇拜。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我總會想起爺爺給我講的那些事,總會懷念他,也為他自豪。他和所有抗戰老兵身上,都有一種英勇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傳承。我也常給我的孩子講這些事,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抗日戰爭做出貢獻的人。”石榮説,“我相信,如果我爺爺能看到現在的中國,看到祖國這麼繁榮富強,一定會特別欣慰。” 記者 郭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