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太鋼鍛造全流程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8-31 05:45: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太原鋼鐵集團公司採訪,無論是在煉鐵高爐旁、軋鋼生産車間,還是在整潔的辦公區,“降成本、跑市場”是記者聽到最多的話。

  “在太鋼,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關鍵操作人員都要跑市場。只有切身感受市場和客戶需求,才能從中發現問題,找準定位。”太鋼型材廠技術員牛瑞新説,剛開始時大家不理解,多年來跑市場、拿合同一直是行銷部門的事,“不跑不知道,一跑嚇一跳。與用戶面對面接觸後才真正明白市場形勢的嚴峻。用戶要求很苛刻,只有比別人多走、快走一步,才能搶回一個單子。”

  産銷研聯合出擊找市場,將企業與市場的距離無限拉近,不僅鞏固了困難形勢下的客戶關係,更重要的是一條條市場資訊和一個個客戶需求被收集到了廠裏,這就為産品優化升級指明瞭方向。今年上半年,太鋼型材廠品質異議同比降低逾60%。接踵而至的訂單,讓型材廠職工認識到了市場化改革的威力。

  “跑市場等詞的背後,蘊含的是太鋼推行的三大管理機制改革。特別是2014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呈現出需求低增長、企業低效益、鋼材低價格、資金高壓力等新特點。怎麼辦?我們提出了依靠改革破解市場和發展困境的舉措,徹底破除一切阻礙太鋼提質增效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太鋼黨委副書記王新平説。

  從去年開始,太鋼部署了3個方面的11項改革任務:經營機制市場化改革,由“幹了算”向“算著幹”轉變;行銷體制改革,由提供産品向提供解決方法轉變;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從全面預算、績效評價到薪酬體系設計,從內部市場化到與外部市場接軌,改革涉及企業生産的方方面面。

  目前,這些改革在太鋼已全面實施,有些已有明顯成效。有人形象地將此輪改革概括為“三力”——傳遞市場壓力、增強幹部動力、激發全員活力。王新平説:“體現一家企業現代化程度的,除了科技,更要看管理。”

  對於太鋼集團公司倡導的全員行銷理念,太鋼不銹熱軋廠有著自己的理解,“全員行銷是要讓所有的職工都能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都能在面對一份訂單時多問幾個為什麼,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把好自己的關口,讓每一個用戶都滿意”。

  一位技術人員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廠裏接到一個明確標著要求寬度為1449毫米的“奇怪”訂單。客戶為什麼要購買如此精確度的鋼板,難道1450毫米的鋼板不可以用嗎?要是在過去,誰都不會在意。而現在,遇到不理解的訂單,大夥都有了問個究竟的習慣。經過與客戶溝通,他們發現,這是客戶的一個出口訂單,外國設計師在設計時度量單位用的是“英寸”,客戶為了方便廠家,就轉換成了“毫米”,也就出現了這個“奇怪”的數字。

  疑問打消了,客戶的認真程度也教育了廠裏的職工,大夥幹起活來心氣更足了。久而久之,“用戶有毛病”的口頭禪在廠裏越來越少,換位思考讓大家的心與用戶的心貼在了一起。

  太鋼行銷部部長尚佳君説:“困境是倒逼企業進行改革創新的契機,目前太鋼市場化改革形成的體制高地,鍛造了太鋼新的競爭力。”

  市場出口找到了,如何降低生産成本,鍛造全流程競爭力?

  在太鋼,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除了盈利,另外一個是降本增效。太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説:“盤活資源、物盡其用、降低成本在我們這樣一個雙千億級的企業中異常重要。”

  在太鋼不銹熱軋廠,車間裏的加熱爐爐口上方有一根鏈條,每次出鋼開啟爐門時,這根鏈條都要承受近千攝氏度的炙烤,而這樣的開啟平均每天要有300次以上,致使鏈條的損耗很大,更換頻繁。以往,誰都沒有太在意鏈條更換的事,該換就換。現在,廠裏保障機械一組的職工算起了細賬:一根鏈條雖然不貴,但更換鏈條需要停爐降溫,每換一次,就損失近10個小時的生産時間。

  為了減少鏈條更換,他們開啟了對鏈條的“特護”之路。過去,一個鏈板變形和斷裂了,就更換整根鏈條。現在,則變成了更換損壞的鏈板,來延長鏈條的使用壽命。在生産車間,記者看到一根鏈條由44節鏈子組成,每一節鏈子上又有8個鏈板,鏈條長期在高溫條件下運作,有的鏈板銷孔磨損嚴重,有的鏈板已經拉長變形甚至斷裂,而所謂的“特護”則是必須拆掉壞鏈板重接鏈條。

  班組組織更換鏈板是苦差事:任何一塊鏈板對不準,鏈條就接不起來,一個銷子沒有穿好,活兒都是白幹。這些操作都需要在爐口上方的高溫環境裏完成。修修補補中,這根鏈條堅持了22個月,以往最長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年。

  算明白賬,幹明白活,這是太鋼推行的價值內部市場化改革,一根鏈條增強了每個人降本增效的責任意識,更逼著他們從生産到經營的轉變。今年上半年,太鋼不銹鋼産量同比增長4.2%,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5%,改革正在成為太鋼全員的自覺行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