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六盤水市:“三變”解“破殼”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8-28 02:31: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潘德鑫王新明

  “我們也想維修通組公路,也想多發展一些種養産業,但是村集體沒有收入,這些事情根本幹不了。”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龍場鄉迎風村村支書劉發倫説。

  迎風村並非特例。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六盤水市共有1017個行政村,其中類似的“空殼村”有548個,佔比達到53.8%。

  為讓“空殼村”儘快“破殼”,2014年以來,六盤水實施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盤活農村資源、整合扶持資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探路精準扶貧。

  2014年,通過實施“三變”改革,六盤水市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05.38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44.2%;新增村集體經濟收入2477萬元,同比增長22.6%;消除“空殼村”157個,“空殼村”佔比從2013年的53.8%下降到

  38.4%。

  據六盤水市扶貧局局長王成剛介紹,近兩年,六盤水市整合農業、林業、扶貧等各類財政資金2.6億元,帶動集體資金6608萬元、農民自籌資金3260萬元入股經營主體,種植獼猴桃、茶葉、核桃、商品蔬菜等205萬多畝。3.44萬戶、12.8萬農民實現戶均增收4434元、每人平均增收1128元。

  “‘三變’讓‘空殼村’賺取了‘第一桶金’,也拓寬了當地農民的致富路。”王成剛説。

  在水城縣猴場鄉補那村,當地引進一家企業種植“紅心”獼猴桃2000余畝,村委會負責組織勞力在公司務工,按每畝20元至30元收取協調服務費,每年收入4萬至6萬元充入村集體經濟。此外,財政下撥的1643元/畝一次性獼猴桃種植補貼(專項資金),也全部“打捆”入股,由企業按畝均利潤的10%分紅

  村民王樹昌算了一筆賬:務工收入每年9000元,兩畝地的租金1000元,獼猴桃挂果後還有10%的分紅,盛産後每年能有17000元左右的收入。

  “三變”不僅讓“空殼村”破殼而出,還讓村裏在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等方面更有作為。為管好村裏的節水灌溉工程,鍾山區大河鎮大橋社區兩委牽頭成立管水協會,村集體將工程入股大橋用水協會,由協會經營管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