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修文:“五字訣”讓獼猴桃産業大變樣

  • 發佈時間:2015-05-22 07:32: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久鋒通訊員朱有嘉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貴州省修文縣谷堡鄉果畜高效農業生態示範園核心區之一的平灘村,放眼望去,枝繁葉茂,青翠濃綠的獼猴桃遍佈鄉野山間。這裡已經從荒山坡地,搖身一變成為村民的“綠色銀行”。

  村裏種植大戶蔡作倫正在果園裏忙著給獼猴桃整枝、綁蔓,談起種植獼猴桃經歷時感觸頗深:“如果當初沒有政府資金、技術方面的扶持,我也不會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過去,蔡作倫種植的獼猴桃因無資金投入實施拉網搭架和進行技術改造,獼猴桃因産量低、品質差、賣相不好等原因導致經濟效益低下。後來,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對果園實施了技術改造,獼猴桃園全部進行了拉網搭架,全部種上優質“貴長”獼猴桃品種。短短幾年時間,獼猴桃産量效益成倍增長,收入接連翻了好幾十倍。他家種植的100多畝獼猴桃每年純收入上百萬元。

  平灘村村委會主任吳軍介紹説,這個有700多戶村民,人口2000多人的村子幾乎家家都種植了獼猴桃,每年上萬畝的獼猴桃為村民帶來5000多萬元的收入,村民因此而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來,修文縣因地制宜,在“荒山坡地”上大做文章,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獼猴桃種植,按照“擴、扶、建、創、銷”“五字決”做大做強獼猴桃産業,幫助農民念活“致富經”。

  在“擴”字上打基礎。無規模不成産業。2009年,修文縣獼猴桃種植面積不足萬畝,種植水準不高,較零星、分散,且經濟效益低下。2010年起,修文縣將獼猴桃列入全省精品水果之一,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産業進行重點打造,經過幾年的發展,獼猴桃在面積和産量上實現了“質”的突破。

  在“扶”字上下功夫。積極引導企業、種植大戶、農民多方籌集資金投入到獼猴桃生産,爭取中央、省、市資金扶持,貸款貼息支援。目前已累計整合各類資金3億多元用於獼猴桃産業發展,種植農戶畝均獲補貼1500元,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帶動了全縣10鄉鎮8100多戶農戶種植獼猴桃。

  在“建”字上做文章。去年,修文縣建立了11個獼猴桃標準體系,使獼猴桃整個生産過程按“標準”進行操作。

  在“創”字上出效益。積極創建和打造“修文獼猴桃”這一地方特色品牌,向品牌要效益。“修文獼猴桃”從2000年至今先後獲“貴州省優質農産品”、“無公害農産品産地認證”、等多種稱號,多數種植大戶的獼猴桃在花期即被客商提前預定,産品呈供不應求態勢,品牌效益日趨凸顯。

  在“銷”字上找出路。修文縣積極採取“走出去”戰略,大力宣傳和推介修文獼猴桃。同時,積極構建由獼猴桃産業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加工企業、採購商、網路行銷商、商場等參與的獼猴桃銷售服務平臺,建立基地與經銷商、批發市場、終端市場銷售連接網路,積極為獼猴桃開闢各種銷售渠道。

  截至目前,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年産值4.8億元,種植農戶每人平均增收1500多元,獼猴桃已成為修文縣的特色支柱産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