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夏夢 環衛情"環衛工人子女國家大劇院演出側記

  • 發佈時間:2015-08-27 08:50:1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2015年8月18日晚,國家大劇院。

  開場舞音樂響起時,二十多個孩子在舞臺上一起跑出,現場氣氛暫態被帶動起來。

  這些孩子中有14個是今天演出的真正主角,雖然很難看出他們和其他專業小演員們的區別,但臺上台下的氣氛顯然與往日不大相同,有些觀眾中眼裏甚至泛起了淚光——他們是北京市的環衛工人,臺上演出的正是他們的孩子。

  為孩子們造一個夢

  “去年我們帶著一些北京城環衛工人的孩子參觀了北京電視臺,在國家大劇院看了一場演出。當時孩子們眼裏那種渴望的神情,讓你很難忘記,我們回去之後就一起討論,希望能為他們多做點什麼。”在後臺看望這些孩子們時, “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子女成長基金”的一位負責人説。“所以有了今天,我們希望幫這些孩子圓一個夢想,不僅僅是坐在台下當觀眾,也能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表演。”

  “當初和家長們聊到這個想法時,有的環衛工人説想都不敢想自己的孩子能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覺得自己的孩子能和北京電視臺主持人、專業演員一起演出,特別感恩,特別自豪。而實際上應該感恩的人是我們。”該負責人很感慨。

  “之前我們從市政部門看到了一組數據,11000平方公里的北京市有環衛員工48,000余人,他們在京上學子女有16,000多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3,500人,佔總數的21%。因為他們的父母在維護城市衛生環境上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父母較為細緻的關愛和輔導。他們的父母為城市付出,社會也應該關注他們的成長,這也是我們發起活動的初衷。”

  據了解,自2014年開始,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與華夏銀行共同建立了“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子女成長基金”,用來幫助北京地區環衛職工子女成長。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就是基金幫助環衛子女圓夢的活動之一。

  演出結束後,華夏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華夏銀行計劃至少持續3年每年向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捐贈善款100萬元,用於對北京地區家庭條件困難的環衛一線職工子女進行助學幫扶、能力提升等系列公益活動。這份對環衛工人及其子女的愛心,將持續傳遞下去。

  怕被人笑話的書法家

  當來自北京電視臺的主持人雅淇介紹肖童出場時,這個有點胖的9歲小姑娘靦腆地笑了。這個節目叫“妙筆生花”,是一個現場書法繪畫的才藝展示類節目。肖童穿著漢服,不慌不忙地和主持人一起寫下了“高山流水”四個大字。

  “我準備了一個多月了,所以我一點也不緊張。”演出結束後,肖童説道。和一個多月前的選拔作品相比,今天的“高山流水”的確是更加遒勁有力。

  媽媽劉興華明顯要激動一些,語氣中透著屬於家長的自豪感和滿足,她覺得虧欠女兒太多,但今天又特別驕傲。她覺得演出還有一個意義,是讓更多的人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不會隨便破壞環境——她和丈夫都是一線環衛工人,這一點對他們尤其重要。

  肖童幫媽媽一起打掃過廁所,她深知爸媽掙錢不易。因此當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學課外班的時候,她報名了學校的書法班——因為不用交學費。

  “我挺高興的,因為今天有更多的人看到了我的字。我還想讓更多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寫的字。我每天都練書法,老師説我字寫的很漂亮,我覺得我是班裏字寫的最好的。”肖童還有一個夢想是當主持人,不過現在看來,她似乎對書法更感興趣。

  “我回去不會和大家炫耀今天的演出,雖然我表現很好,可是我覺得我的字還不夠好,我怕他們笑話我。”

  想吃肉的古箏演奏家

  謝詩雨已經學了三年古箏了,平時也參加過學校組織的一些演出,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能有機會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當她接到“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子女成長基金”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她選上了的時候,她高興地跳了起來,然後馬上打電話給還在上班的爸爸報喜。

  “我是真的跳了起來,一點也不誇張。”剛剛表演結束走下舞臺的謝詩雨,臉上還有兩團紅暈。她今年14歲,是所有被選上的孩子裏年齡最大的,但她卻遠不像那些弟弟妹妹那麼淡定。

  “平時都是爸爸陪我去練琴。我剛上臺的時候,腿都在顫抖,我就想我平時練琴的樣子,每次爸爸都會背著琴去琴行調琴,然後再背回家給我彈,我就慢慢平靜下來了。”謝詩雨的媽媽是環衛工人,平時很忙很少陪她,她似乎和爸爸的感情更深些。在後臺,爸爸對她表演的評價是“非常好”,她滿意地笑了。

  這次演出對於她來説,或許有更多的意義。“我第一眼看到古箏就喜歡上了,爸媽為我學琴也付出了很多,我想讓他們看到我的成績,我想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琴聲。”

  謝詩雨現在上初三,明年即將中考。她的目標是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去跟著大師們學古箏。關於未來,用她自己的話説,就是當一名“有范兒的古箏演奏家”。

  “媽媽説這次表演好了,就給我吃肉。因為平時我們家一週只吃兩次肉。媽媽,今晚我們是不是有肉吃了呀?”謝詩雨笑著對媽媽説。

  天天玩的小品演員

  6歲的陸一帆可能是所有參加演出的小朋友裏年紀最小的,她長得也不高,五官很飽滿,湊在一起給人很活潑很討喜的感覺。

  “俺閨女沒什麼特長,就是喜歡唱歌跳舞,特別活潑。”陸一帆的媽媽對女兒的評價很準確,幾次排練,她就和小朋友們都混熟了。

  “我不愛唱歌跳舞,我愛玩,玩玩玩!”陸一帆否定了媽媽的評論。導演組為活潑的陸一帆安排的節目是魔術,然而在排練中,她悄悄地哼起了歌。

  演出結束後,她跑到後臺玩弄著什麼。

  “害怕嗎?”

  “我就是來玩的呀,怕啥呀,不讓我玩我還不來了呢。”

  “驕傲嗎?”

  “不驕傲。”

  “演出前準備的怎麼樣?”

  “沒準備。哎呀!”一直回答問題打擾了她玩,她有點不開心,撅起了嘴巴。

  做環衛工人的媽媽特別高興,幫人搬家拉貨的爸爸卻不太開心:“她沒上過臺,更別説大劇院了,整天就想著演出呢,為了演出,都不好好學習了。”——爸爸沒怎麼讀過書,他固執地認為只有多讀書學習才是正道。

  “那以後有演出還去嗎?”

  “能去我就去呀!不管是哪兒,我都想去。”

  “長大了想做什麼呀?”

  “天天玩,天天玩!”陸一帆説完,眨了眨眼,想了一會,“我要是能當一個小品演員也挺好的。”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對這些環衛子女的家長來説,除了驕傲和自豪,愧疚也長伴於心。

  “我每天早上6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我很想接她上下學,可是總沒時間。我上班的時候她還沒起床,我下班了她早就放學了。”皮梓含的媽媽有點黯然,“她爸爸是警察,更忙。她和爸爸就不怎麼親。”7歲的皮梓含表演的是“俏花旦”舞蹈,演出很成功,也讓媽媽很欣慰。

  10歲的蘇欣蕊和媽媽楊海風一起生活,楊海風的工作是清理東城區垃圾糞便,早晨不到6點就離家上班了,晚上收車的時間卻不固定。“我不想讓女兒和別的小朋友有差別,我想盡可能地多陪陪她。”在蘇欣蕊面前,媽媽是“高標準嚴要求”;當兩人在一起的時候,楊海風的眼光一直落在女兒身上,談論的話題內容也很少離開女兒。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是所有環衛家庭的珍寶。

  “這次演出,一方面是圓孩子們的夢,我們也希望能借演出讓環衛子女和家長有更多的互動,讓家長看到孩子們的表現,讓他們有一個親子同樂的時光。”華夏銀行負責人説。“環衛子女需要來自家庭的愛,我們希望能通過全社會的努力,給這些環衛家庭減壓,讓家長和孩子們能共用更多的空間和時間,這也是我們希望能送給這些家庭的最好的禮物。”

  “我們來合個影吧。”演出結束後,一位參與演出的環衛子女家長提議,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我好像好久沒和我閨女照相了。”有人輕輕地説了一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