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子女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

  • 發佈時間:2015-08-17 17: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8月17日電 對於馬上要上四年級的柳青朗來説,這個暑假意味著遠方。柳青朗的媽媽打算帶她去青島旅遊,這是全家嚮往了很久的計劃,她滿腦子想的是在海邊撿貝殼、和椰子汁。

  不過柳青朗的青島之行暫時還沒有成行。這個暑假,她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2015年8月18日,在“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子女成長基金”的幫助下,她將登上從未站上過的國家大劇院舞臺,和北京電視臺的主持人們一起演出。

  “我們要一起排練的,這是我們的演出。”柳青朗認真地説。

  她口中的“我們”,指的是14個來自北京環衛工人家庭的小朋友,他們經過北京電視臺的一輪才藝選拔,即將一起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公益基金助力環衛子女成長

  2014年4月,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與華夏銀行共同建立了“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子女成長基金”,用來幫助北京地區環衛職工子女成長。這次演出,就是基金為環衛子女圓夢的活動之一。

  關於為什麼選擇關注環衛子女這一群體,華夏銀行有著自己的理解。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和北京環衛集團的數據,目前北京市環衛員工共有48,000余人,他們在京上學子女共計16,618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3,553人,佔總數的21%。

  “在這一階段的孩子最需要家庭的關愛,而由於環衛家庭早出晚歸的工作性質,孩子們較難得到細緻入微的關愛和輔導。來自家庭背景的影響,也容易讓一些孩子産生不自信的感覺。他們的成長迫切需要聽到社會對他們的肯定,這也是我們成立基金的初衷。”

  “我們希望通過演出,喚起全社會對環衛家庭的關注,讓更多來自環衛家庭的孩子在成長道路上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基金會也會持續不斷地捐助幫扶北京地區有困難的環衛家庭,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幫助孩子實現成長過程中的夢想。”華夏銀行負責人説。

  2014年至2016年,華夏銀行每年將向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捐贈善款100萬元,用於對北京地區家庭條件困難的環衛一線職工子女進行助學幫扶、能力提升等系列公益活動。這份對環衛工人及其子女的愛心,將持續傳遞下去。

  爸媽們的工作

  “你媽媽是幹什麼工作的呀?”排練間隙,我們和10歲的蘇欣蕊閒聊。

  她是個有主見的孩子,卻有意無意地説不太清楚媽媽的工作:“好像是去一個什麼地方,卸一個什麼東西。”

  “垃圾糞便清運,我負責北京東城區。”媽媽楊海風説。

  楊海風每天早上5點40從家裏出發,7點準時發車收集垃圾糞便,再運到垃圾站處理。收車時間不固定,大約下午4點前結束,但遇上塞車、天氣不好,時間將無限延後。

  楊海風一開始完全沒法接受,甚至吃不下飯,慢慢地她就習慣了,即使堵車煩透了,垃圾臭氣熏天,她也“感覺不到這個活太累”。

  她很驕傲,垃圾車駛進衚同時,街坊往往會很驚訝:這車比許多私家車都乾淨。

  在7歲的皮梓含心裏,媽媽最疼她,可是也老沒時間接她上下學。媽媽哄她:“你表現得特別好的時候就去接送你。”實際上,媽媽金亞楠是環衛系統的辦公室人員,作息時間和白班的一線環衛工人沒什麼區別——每天早上6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她離開家的時候,皮梓含還沒起床,下班時,皮梓含早已經放學回家了。

  柳青朗也説不清爸媽的工作,只知道他們大約是公務員。其實她的爸爸是水庫管理員,媽媽是環衛所的職工。柳青朗覺得媽媽的工作很累,“經常坐在電腦旁邊一動不動,打什麼表,還總加班。”她每週除了正常上課,還有要上舞蹈課外班,但她仔細想了想:“比起我,還是我媽累。”

  “我媽是數錢的,她有一個大櫃子,裏面放著好多好多錢”,8歲的朱彬澤這樣形容爸媽的工作,“我爸爸是開灑水車的。”她的媽媽做的是財務工作,爸爸是環衛系統開灑水車掃街的,隨著打車軟體的興起,為了貼補家用,朱彬澤的爸爸也會在放假的時候開專車掙錢養家。

  幾個孩子裏,9歲的肖童最清楚爸媽的工作:“媽媽是掃廁所,爸爸是鏟垃圾。”她甚至幫媽媽去掃過廁所,她主要工作是幫忙提洗滌劑。她看起來很壯實,説這些話的時候,滿臉驕傲。

  爸媽不在家的時候,肖童還得幫著照顧6歲的弟弟。“早上的饅頭和菜,中午熱一熱就可以吃。”她雙腳並攏,站得筆直,一字一頓地説。

  我們的才藝

  在排練的過程中,皮梓含和朱彬澤迅速成了好朋友。原因是她們發現:對方除了動畫片,也愛看《奔跑吧兄弟》。

  兩人看上去都比同齡人瘦小一些,但腰桿都挺得特別直——她們都在學舞蹈。這次演出也將一起表演一個群舞節目。

  皮梓含4歲開始學民族舞,是因為在電視裏看到了金星,一眼就喜歡上了,立志以後當舞蹈家。而媽媽金亞楠讓她學舞,更多的是想鍛鍊她的氣質,提高自信心和培養吃苦精神,“讓她以後能更自信地面對生活”。

  朱彬澤學的是拉丁舞,但她不想當舞蹈家,她的夢想是當老師,“所以我要讓自己變得完美,我要學很多東西才行。”而對她的媽媽王華來説,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讓她增肥,“她太瘦了,又不愛吃飯,我很擔心她的健康。學了跳舞,運動量大一些,她可以多吃點飯”。

  蘇欣蕊學才藝的策略是報學校內部的社團。“花錢的肯定不學,太不值了”,她看了一圈,航模、船模、機器人、樂器,她都沒興趣,最後參加了健美操社團和合唱社團。這次演出,她將和其他幾個孩子一起表演一個合唱節目。

  “健美操社團最近剛拿了全北京的三等獎。我還是學校小記者。”她很驕傲。

  媽媽楊海風擔心她的課業:雖然成績不錯,可是平時不愛學習。“我對自己不滿足,知道的太少了,很想多學點什麼。”她靠著過去上學的底子,還會説簡單的英語。“我希望孩子也能從小多學些東西,長大了更有成就。”

  馬上要升五年級,楊海風很早就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班。現在,蘇欣蕊能流利地背出一大堆英語會話。她想多練練口語,“可是外國人也不來找我問路啊”,蘇欣蕊笑著説。

  作為外地環衛工人的孩子,肖童不知道爸媽領的都是北京最低工資,但知道他們掙錢不容易,這個有點早熟的女孩跟蘇欣蕊有一樣的想法,於是她報了學校的書法班——不用交學費。

  “我也想多學點東西,我想當主持人。老師説,我字寫得不錯。我就堅持下來了。”肖童看著自己的腳尖,有點害羞。

  臨近演出,在華夏銀行的帶領下,14個參加演出的孩子在國家大劇院門口拍宣傳照,攝影師為了調動氣氛,講了一個笑話,所有的孩子都被逗樂了。看上去,每個人都毫無負擔。

  不遠處的樹蔭下,站著十幾位家長,拍攝當天是個週末,仍然有人是臨時請了假來陪孩子。或許對他們來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著更深的意義。(中新網金融頻道)

華夏銀行(60001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