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四位一體”介入南海 意在“圍堵”中國

  • 發佈時間:2015-08-26 11:23:00  來源:國際線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不是南海周邊國家,但它卻比當事國還要關心南海問題。從其針對南海問題所採取的一系列動作看來,日本政府似乎比南海問題當事國更加具有戰略眼光、各方面考慮更為週全,其戰略目標也更為明顯,那就是在南海海域聯合周邊國家對中國形成“合圍”之勢,進而遏制中國發展海上實力。

  南海問題始終處於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議事日程中,從具體實施方式上來説,日本通過“多位一體”的手段介入南海事務——它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當一個舉措不那麼管用的時候,它會靈活運動其他舉措來補足。筆者認為,日本“多位一體”手段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軍事、法制四個層面。

  第一,在政治層面上,日本竭力拉攏東盟地區盟友,以此來抵消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近來,日本日益加強同南海問題主要當事國的關係,在8月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上,日本就已經表現出意欲同越南、菲律賓等國聯合將南海問題提上日程的舉動。

  第二,在經濟層面上,向菲律賓和越南提供大量援助和投資,以此為日本同東盟國家的政治關係增加籌碼。隨著近年來中日關係趨冷,日本跨國公司開始增加對越、菲等國的投資。

  第三,在軍事層面上,通過軍事援助和組織聯合軍演加強同南海周邊國家的合作。日本在軍事領域對越南以及菲律賓的援助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日本計劃向越南捐贈3艘巡邏艇,價值總計400萬美元,其中一艘已經交付,以此增強越南的海上監控能力。此外,日本還計劃向菲律賓贈送三架裝備偵測雷達的比TC-90“空中之王”雙發螺旋飛機,以幫助菲方增強南海巡邏能力。

  此外,日本還計劃參與美國在東盟組織的聯合軍事演習以及計劃派遣自衛隊參與美國組織的巡邏活動。這一切都表明,日本的南海政策具有明確的指向性,那就是對抗中國。

  第四,在法制層面上,日本主要從國際法和國內安保法制建設兩點入手介入南海問題。

  首先,以西方國際法為標準,對中國在南海正常的軍事活動橫加指責。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搭上西方國際法制度建設的“末班車”。從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歷史可見:對於能以“強權”來解決的問題,日本不會遵循“公理”;一旦發現其力所不及,便屢屢把自己粧扮成國際法的擁簇者,呼籲用“公理”來處置爭議。日本在南海問題上屢屢批評中國違背國際法的原則,單方面改變現狀等説辭正是這一歷史慣性的集中體現。

  其次,完善國內的安保法制建設,使其干涉南海問題“師出有名”。在日本國內引起廣泛爭議的安保法案,意圖就是為了限制中國在東亞的活動區間。這次安保法案的通過,擴大了日本自衛隊的活動空間和行使權力範圍,而南海則是日本自衛隊必須越過的門檻。日本《東京新聞》對此不無諷刺的談到:安保法案的通過讓日本自衛隊迫不及待的擴大其行動範圍。更有日本輿論指出,日本自衛隊以後在南海海域巡邏可能常態化。這勢必會讓原本趨冷的中日關係因為南海問題而持續惡化。

  圍繞南海問題,相關國家都在努力,儘量把爭議控制在不影響區域合作的程度上,這符合區域內各國的根本利益。而日本這個非南海周邊國家,大有“唯恐南海不亂之勢”,竭力把水攪渾,使南海區域難得安寧。對此,相關國家應該保持警惕。(王廣濤,名古屋大學博士研究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