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尋訪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 發佈時間:2015-08-26 10:31:58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王雅鳴

  在吉林省白山市採訪,我們的第一站就是靖宇縣靖宇村。時值舉國上下都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我們這次尋訪楊靖宇將軍的殉國地,感受他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帶給我們的洗禮,真的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從通化市驅車出來不久,就進入靖宇縣境,只見馬路兩側許多牌匾都有“靖宇”的字眼——靖宇縣委、縣政府,靖宇律師事務所,靖宇……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人們卻從沒有忘記楊靖宇這位民族英雄,而是以這種方式來紀念他為民族解放所做出的犧牲。在我們看來,也是對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與紀念方式吧。

  在靖宇村委會,村黨支書記張慶新介紹説,楊靖宇的名字在村裏老少皆知,耳熟能詳。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是河南省確山縣人,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這個村原來叫蒙江村,楊靖宇將軍曾經在這裡打遊擊,後來就在這個村附近英勇犧牲。解放後,村子改名為靖宇村,以緬懷楊靖宇將軍的大無畏精神。據史料記載,1940年2月23日,由於叛徒告密,楊靖宇將軍被圍困在離村不遠的三道崴子林中,敵眾我寡,最後以身殉國。

  離靖宇村不遠,一座高大的牌樓映入眼簾,八個鎏金大字映入眼簾:楊靖宇將軍殉國地。進入園內,一尊漢白玉的楊靖宇將軍雕像巍然屹立。藍天下,楊靖宇將軍氣宇軒昂,正氣凜然,顯得是那樣威武、雄壯。在它後面,矗立著一座紀念塔,上面為朱德同志的題詞: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紀念塔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塔身呈四方形體,鋼筋水泥結構。塔身周長10米,代表當時靖宇縣10萬人民的意願和敬仰。塔外基周長19.40米,寓意楊靖宇殉國時間是1940年。第一層石基正面石柱高1.905米,寓意他出生時間為1905年;背面石柱高1.927米,寓意他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第二層基座高1.932米,寓意他擔任中共滿州省軍委代理書記和到南滿開展抗日武裝鬥爭的時間為1932 年。塔身高15米,寓意他從1926年入共青團至1940年殉國為人民艱苦奮鬥15年。塔頂部高3.5米,寓意他犧牲那年僅35歲。頂端鑲著鐵制紅五星,在藍天下,象徵我們黨的哺育和光輝。

  信步前行,紀念塔北側不遠,即是楊靖宇殉國犧牲地,亭內立有石碑一座。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殉國地”,背面刻有楊靖宇的簡歷。整個碑為青石雕刻,民族風格的回字形紋以及紅燈和海浪等飾紋躍然其上,勁松環抱,線條硬朗,以彰顯人民英雄楊靖宇威武不屈、英勇無畏的高大形象。亭子周圍,松柏常青,蒼老虬勁,歷經風霜,仍傲岸挺拔。想當年,楊靖宇將軍就是以這些大樹為掩護,雙槍齊發,不畏數百名敵人的包圍,英勇奮戰。左手受傷後,就用右手射擊,直到多處中彈,最後轟然坐倒在大樹下!

  松柏作證,長白山作證!

  斗轉星移,戰爭的硝煙已然彌散,和平的時光讓人感到陽光的明媚。據導遊介紹,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1946年,有關部門將蒙江縣改為靖宇縣,先後三次為他修建紀念碑。在楊靖宇烈士紀念館,展出了他的部分遺物。透過這些,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民族解放和幸福而不懈奮鬥的共産黨員的錚錚鐵骨!在廣場,我們遇到了幾位村裏的老者,他們的父輩均是老抗聯戰士,曾跟隨楊靖宇將軍打遊擊。他們説,日本鬼子在楊靖宇死後,剖開了他的胃,見裏邊只有樹皮、草和棉絮,不禁肅然起敬,集體行禮。楊靖宇生前在河南有一子一女兩個孩子。1958年在吉林通化重新安葬楊靖宇的時候,其子的五個兒女讓楊靖宇將軍的老戰友給重新起名,名字當中都有一個“繼”字,從大到小依次是:繼光、繼先、繼傳、繼志、繼民。意在讓他們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做無愧於楊靖宇將軍的後代。

  如今的楊靖宇將軍殉難地,早已不是舊時的三道崴子。這裡不僅成為了吉林省紅色系列教育陣地,還是人們休閒遊玩的場所。拾階而上,只見芳草茵茵,繁花錦簇,松柏常青,水波艷瀲,湖光倒映,亭臺回廊。人們在這裡盡情享受寧靜的歲月,沐浴著溫暖的陽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