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産業真相 沒錢升級技術
- 發佈時間:2015-08-26 08:30:56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錢煒
中國是世界上生産、銷售與安裝電梯最多的國家,而且近年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這一速度遠高於中國GDP的增速。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約有350萬~360萬台電梯,預計2016年將突破400萬台。電梯業的發展,與狂飆猛進的中國房地産業密切相關。對此,用一個數據就能證明中國的建築總量有多大:在2011年~2013年,中國總共消耗了64億噸水泥,遠遠多於美國整個20世紀消耗水泥的總和44億噸。
在湖北荊州7·26扶梯事故發生之後,遠在千里之外的蘇州卻非常緊張,不僅因為出現故障的申龍電梯就出自蘇州汾湖,更在於,電梯産業是蘇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數據表明,中國每安裝5台電梯扶梯,其中就有3台産自這一區域。然而,在荊州扶梯事故發生之後,在中國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電梯廠家本就面臨著一次洗牌考驗,而此次事件無疑將使這一局面更為嚴峻。
技術空心 有的企業竟沒有生産線
蘇州汾湖開發區與中國無數個充斥著水泥路與混凝土建築、整齊劃一、死氣沉沉的工業園區不同,100多家電梯企業散落于農田和成片修得像別墅一樣的民宅之間,顯得頗有生氣。
今年60歲的汾湖人姚永其,自1994年起涉足電梯行業,親眼目睹並經歷了當地從幾家鄉鎮企業發展到中國電梯重鎮的過程。
如果沒有電梯産業,薛雪龍高中畢業後也許只能在家幫父母種田,申龍電梯創始人袁華山仍是鄉里的一名裁縫匠,姚永其還在當地教語文。自1983年起,薛雪龍就在吳江電梯廠做技術人員,隨著電梯廠改制,又與日本鈴木成立合資公司,後來日方撤資,又成為民營企業。目前,他已經是鈴木電梯的常務副總。而另一位電梯生産商陳老闆的事業,則是從吳江電梯廠的安裝工人起步。“如今汾湖的電梯廠老闆,絕大多數都是當年吳江電梯廠出來的,很多都是過去的電梯安裝和銷售人員。”姚永其説。實際上,後來也曾成立過電梯公司的他,當年也在汾湖的一家電梯公司當銷售。
“如果説全國最早的14家電梯生産商共有5000名員工的話,那麼現在這5000人都已經成了電梯行業的老闆或元老。電梯行業在全國的大專院校裏並沒有相對應的專業來培養人才,就靠企業裏師傅帶徒弟,如今這一行的人,可以説都是這5000人的徒子徒孫。”姚永其説。為解決電梯行業的人才問題,2012年,康力電梯與常熟理工學院合作,開設了中國首個電梯本科專業,每年招收20人,但仍是杯水車薪,無法根本解決電梯行業長期缺乏專業人才的問題。
“有的電梯生産企業,可以一條生産線都沒有,全部從外面採購零部件,再賣給客戶。實際上,他們只提供了一個電梯系統方案與安裝服務。這就跟蘋果公司將富士康生産出來的手機貼上自己的商標一樣,只不過,手機是組裝好再出廠出售,電梯是把所有零部件直接運到現場再安裝。”姚永其説。
試驗塔悖論 全國浪費了10億元
進入汾湖地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遠處一幢幢又細又高的建築物。姚永其介紹説,這就是電梯企業的特有標誌——電梯試驗塔。
目前,全國最高的電梯試驗塔在瀋陽博林特電梯公司,高177米,可試驗10米/秒的高速電梯與雙轎廂電梯,擁有15個井道。而汾湖地區最高的試驗塔屬於康力電梯在建的第二座試驗塔,儘管仍在建設中,現有高度已經傲視群雄,建成後將高達228米,也將是全國最高的。
姚永其説,按理,企業每接到一批訂單,需要在給用戶安裝之前,在試驗塔裏先測試一遍。試驗塔不僅僅是企業炫耀實力的手段,而且是每一家整機生産企業必須擁有的“準生證”。2013年,國家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規定,電梯整機生産企業必須要有試驗塔才能向其頒發“特種設備製造許可證”。這就造成了一個怪現象:一家已經生産了4年的電梯企業,過去一直用其辦公樓裏的電梯作為試驗塔的替代。如今,該企業的生産許可證到了要重新申請的時候,但根據新規定,必須要先建造試驗塔。
“申請一個A級電梯生産許可證最少需要2000萬元資本,而建造一個幾十米高的試驗塔成本就得六七百萬元甚至1000萬元,這樣一來,很多企業的錢大部分用來製造他們實際上並不怎麼使用的試驗塔,而沒有財力與精力去抓管理、産品品質、售後服務。根據估算,僅新規定實施兩年來,全國電梯企業就在建試驗塔上浪費了10億元。”姚永其説。
另一方面,這樣的準入條件也造成了只要有錢,就能拿到電梯生産的許可證,容易帶來泡沫,並不利於民族電梯産業的健康發展。
一個體現國內電梯企業無序發展的典型例子,就是全國共有“蘇州富士”“昆山富士”“惠州富士”等30多個“富士”品牌的電梯廠家。它們都是內資廠商,只是打著“富士”的品牌,好讓用戶覺得它們有“外國血統”。姚永其説:“其實,日本類似的電梯品牌叫富士達,在國際上非常有名,而真正的日本富士公司根本不生産電梯。”
“整個蘇州共有77家數得上號的電梯廠,實際上只留7家就足夠了,今年肯定要淘汰一批小廠家。”汾湖一家電梯廠老闆這樣説道。姚永其也表示,伴隨中國房地産業的步伐逐步減慢,2015年將成為中國電梯業的轉捩點,大企業繼續擴大,小企業愈加難以生存,將會第一次出現製造企業數量的減少。預計到2015年末,全國的電梯企業不會超過550家。
維保之憂 全國總缺口5萬人
在技術水準與産品品質上,姚永其認為國産電梯與外資品牌電梯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但國內客戶大多優先選擇外資品牌。
河南迅達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曉軍也表示,國內企業的産品一般集中在4米/秒速度以下的電梯,多用於20層樓以下的建築,外資企業則擅長高速電梯、雙轎廂電梯等高端産品。“如果是一個外資企業生産的2米/秒速度的電梯,與國內企業的同類産品相比,可能並不佔優勢。因此,雙方並不在同一層面上,不好做比較。”
近些年來出現的電梯惡性事故,大多都是與安裝維保有關。姚永其表示,國內電梯安裝維保力量嚴重不足,“因為最有經驗最優秀的安裝工人都已經當電梯廠老闆了”。目前,全國電梯年增長50萬~60萬台,按發展該需要每年2萬人~3萬人增加到維保隊伍中。電梯安裝維保的人員不足,嚴重影響了電梯的運作品質和安全。
此外,姚永其認為,電梯行業協會大多盲目崇拜和信任國外品牌國外技術,多年來並沒有主動引導國內電梯廠家的創新,提升民族産業的品質。而監管機構仍停留在紙面上的監管,實際上並沒有嚴格落實。
(據《中國新聞週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