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汛期雨多莫白流高效技術把雨收

  • 發佈時間:2015-08-22 02:32: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蘆曉春通訊員柯南雁

  今年入汛以來,北京降雨較多,當一些農民還在擔憂雨水對農作物造成澇災時,北京的一些農作物種植基地卻把雨水當作“寶”一樣收集起來。

  日前,北京市農技推廣部門正在推廣膜面集雨高效利用技術,這是一種通過修建集雨窖(池)、集流槽、沉澱池、蓄水池等設施,將降落在溫室、大棚等設施棚膜表面上的雨水收集存儲起來,再將雨水通過微灌施肥系統高效利用於設施農業生産的一種微型水利工程。

  北京天潤園草莓新品種示範基地自2008年便採用了“多棚單池”的膜面集雨高效利用技術模式,基地建有容積達1000立方米的大型集雨窖,主要收集園區硬化路面及27個日光溫室的雨水,每年雨水收集量超1300立方米。

  基地通過“膜面集雨+地窖蓄水+微灌施肥”,實現了集(蓄)、微灌、施肥為一體的集雨高效利用。經過近期多次降水,目前集雨池已經蓄滿雨水,經過簡單過濾後,將雨水輸送到日光溫室內,使用滴灌系統進行灌溉。

  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收集的雨水將來可以滿足園區內6畝草莓溫室的灌溉用水。“由於雨水硬度較低,與地下水相比,大大降低了堵塞滴頭的風險。”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密雲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十里堡鎮綜合試驗基地,記者看到,淅淅瀝瀝的雨滴順著棚膜流進溫室南側底部的集雨溝,“涓涓細流”在集雨溝中形成徑流,經過擺放集雨溝裏砂礫、鵝卵石的初步凈化,最終流進集雨窖。

  “這幾次明顯的降水,已經讓集雨窖喝飽,可以滿足下半年作物生長需要。”隨行的市農技推廣站農藝師安順偉告訴記者。他介紹,這個基地採用的是“單棚單窖”膜面集雨模式,即一個溫室集雨面收集的雨水匯集到一個集雨窖中。集雨窖有效容積70立方米,採用新型材料建設,四週鋪複合防滲土工膜進行防滲處理。這種集雨窖具有安裝方便、承載力大、不滋生蚊蠅及藻類、使用壽命長、可以拆除遷移到其他區域繼續使用等優點。

  記者從北京市農技推廣站了解到,目前全市現有膜面集雨示範區3450畝,集雨窖(池)總容積9.7萬立方米,覆蓋了順義、密雲、房山和昌平等10個郊區縣。從今年1月1日至7月30日,全市累計降水量314毫米,全市膜面集雨設施累計集雨16萬立方米,可滿足500多畝設施蔬菜一年生産用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