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5年前的冷凍精子成功孕育出小牛犢

  • 發佈時間:2015-08-21 02:29:4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多倫多8月20日電 (記者馮衛東)“誰是你們的爸爸,它們去哪兒吃草了?”這個問題對於加拿大多倫多動物園最新誕下的兩頭小牛犢來説有些複雜。這兩頭美洲森林野牛(Wood Bison)通過人工授精孕育後分別於7月21日和7月28日在多倫多動物園呱呱墜地。

  這兩頭雄性牛犢各有特別的出身,開創了多倫多動物園的兩項新紀錄。其中之一是多倫多動物園的第一頭二代人工授精野牛,其母親亦是通過人工授精方式降生在該園的6頭老野牛之一。另一頭牛犢則産自一個1980年在阿爾伯塔省麋鹿島採集並冷凍保存的精子,這是該動物園用於人工授精並成功孕育、誕下幼崽的保存時間最長的精子。

  多倫多動物園擁有北美地區僅有的幾個生殖生理學實驗室之一,並參與了野生動物物種庫項目,該項目利用冷凍活細胞,如精子或胚胎來保護未來的遺傳多樣性。該園生殖項目和研究館館長加布裏埃拉·馬斯特洛莫納克稱,這是遺傳物質跨越時空轉換的一個經典案例,説明科學家只要妥善地保存好一個物種的遺傳物質,這個物種或永遠不會消亡。

  作為可持續研究項目的一部分,這是多倫多動物園連續5年通過人工授精方式産下野牛犢。在薩斯喀徹溫大學的協作下,多倫多動物園一直在不斷改進美洲森林野牛的人工授精技術。研究人員在最初兩年僅使用冷卻的精子,之後兩年開始使用解凍的精子,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才在第5年使用了保存時間達35年之久的冷凍精子。

  多倫多動物園表示,這兩頭美洲森林野牛的降生將有助於該物種的保護工作。野生美洲森林野牛的數量目前僅存3500頭左右。野外生存的森林野牛極易患病,其一旦生病就無法通過人工授精方式傳遞遺傳物質。採用過去保存的精子樣本産下的健康新牛犢,將在未來幾十年裏幫助該物種得以順利延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