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同行評議制度離不開學術誠信土壤

  • 發佈時間:2015-08-21 02:29: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18日,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週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論文撤回事件由同行評議過程造假而起,且大多數涉事論文的作者來自中國。

  有報道稱,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的期刊編輯最先發現一些論文的評議人電子郵件地址的真實性存在問題,隨後展開的內部調查發現了偽造的同行評議報告。而一直以來,包括施普林格在內的許多出版機構都允許論文作者在遞交相關材料的過程中向期刊編輯推薦同行評議的人選。同行評議是學術刊物普遍採用的一種論文評審制度。一般由刊物編輯邀請論文所涉領域的學者,評價論文品質,主編參考評議結果決定是否刊發。

  “據我所知,國內學術期刊大多數採用的也是同行評議制度,但按照規定是不可以讓作者提供評議專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雜誌副主編鄭紅亮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論文作者可以提供需要回避的專家名單以供編輯參考,但還沒有聽過反過來由作者提供評議專家的範例。

  “對於具備評議資質的專家資訊,期刊要有所掌握。”鄭紅亮表示,《經濟研究》在審查學術論文的時候採用的是同行專家匿名評審的機制。但他同時表示,各個學科情況不同,文、史、哲類的論文就不一定需要匿名評審,但涉及到核心技術和觀點的專業性強的文章,則必須採取匿名評審的機制。

  《推進技術》是航空航太動力裝置領域的核心期刊,被國內外多家權威數據庫收錄。其主編鄭日恒在談到預防科技論文作假時表示:“《推進技術》通過與中國知網深度合作,採用了國際上領先的‘不端文獻檢測系統’進行初審查重操作,對於超出引用率、涉嫌抄襲的文章堅決退稿。通過初審的稿件,會從由國內多家知名院校、著名專家組成的論文審核組中,選擇兩位對口專家對文章進行雙向盲評,盲評意見較差的稿件會被退稿;對於出現分歧的稿件,再追加第三人評審。”

  經過兩輪篩選後的稿件,《推進技術》將與作者簽署《論文審查表》,從保密審查、禁止一稿多投、單作者或多作者簽字確認等環節對該文章進行終審。“通過以上流程,涉嫌作假或企圖渾水摸魚的科技論文就會被剔除出去,真正的科技論文得以發表。”鄭日恒説。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一位青年教師對於在行業內完全杜絕論文學術造假並不持樂觀態度。“有些學校要求老師每年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幾篇論文,就拿我自己要發表的論文來説,很多期刊的主編我都認識,即使送外審,我大體也能猜出會送到誰那裏,這個圈子就這麼小。”但他同時也表示,國外核心期刊如果想徹底杜絕同行評議環節的造假也不是不可能,“他們可以外審送到其他城市或者國家真正做到匿名”。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武夷山研究員是第二次聽到類似的不端事件——幾年前一位台灣學者曾被揭出類似行為。他認為還不能説這種作弊行為是普遍現象。

  武夷山説,編輯要求作者提供同行評議者的做法,是合理的;因為隔行如隔山,科學方向如此細分,編輯不可能清楚每篇論文的合適的評議者,但作者肯定知道。

  武夷山認為,科學發達的社會普遍誠信,因此這辦法是有效的。既然碰到有人鑽空子,今後會有一些甄別的辦法。

  “但是,編輯必須相信大多數作者是誠實的。否則編輯工作不可能進行。”武夷山舉例説:國內期刊編輯知道有些論文是“槍手”寫的,要甄別這種論文只需打電話給作者——假作者不熟悉文章細節。但編輯沒精力一篇篇篩查。最終只能是按照文章水準決定刊登與否。

  武夷山説,如果因為此次事件,完全否定作者提供同行評議者的辦法,那就是反應過度了。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