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在東南亞的挑戰與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8-19 13: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京舉辦“一帶一路系列研討會之東南亞投資挑戰與機遇”,對企業等主體在東南亞區域實施“一帶一路”構想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機會進行了深入探討,主要觀點如下:
張潔(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中國和東盟的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未來將會加深。從貿易來看,雖然中國在東南亞的貿易額是日本的兩倍,但從貿易結構和産業方面來説,日本的優勢明顯較大。截至目前,日本在東南亞的投資總量仍是中國的三倍,而投資對於雙邊關係比貿易更重要。因此,中國在未來要發揮經濟上的優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緊密度,通過互利共贏的途徑和東盟建立政治互信,進而為解決南海問題創造條件。
“一帶一路”對外投資風險的防範和評估方面,要分清國家的責任和企業的責任。國家要負責各國政治風險的預警並保護我國海外資産;智庫應該加強定量分析來評估和預測各國的政治風險度和雙邊關係;企業則需要對東南亞各國有更多的了解,從而選擇性投資,規避風險。
沈銘輝(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亞洲開發銀行曾組織過一次中國、日本、南韓、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六國841家企業參與的關於自由貿易區利用率的調查,其中涉及中國263家企業。調查發現,在這些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中,中國與東盟簽署的自由貿易區利用率最高,大約為28.6%,即100家企業中平均有28~29家利用過一次或一次以上中國與東盟自貿區的優惠關稅。這説明東盟對中國是重要的,但也説明自由貿易區的利用水準在各國都不高。
中國對東盟進行研究、與其交往的時候,既要將之作為一個整體看待,也要注重其中每個個體。
欒大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要做好船舶發展,保障海上絲綢之路的通暢。我國現在船舶建設主要是以滾裝船為主,缺乏大型天然氣運輸艦船、大型遊輪等。艦船不僅可以保證我們自己的安全,也會在海上國際救援中發揮作用。
要保障雙方權益。在“一帶一路”構想的實施過程中要注重沿線國家的需求,同時要有始有終,展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任晶晶(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研究員):目前,我們對於海上風險防控能力的把握低於陸上,如何防範“海絲”面臨的風險,將成為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
在東南亞實施“一帶一路”,潛在風險可分為三大類:政治安全風險;傳統安全風險;非傳統安全風險。“海絲”受很多東南亞國家歡迎,但部分國家對於其建設前景存在困惑;東南亞國家政局動蕩,相關國家對華關係的變化將成為“海絲”建設面臨的最現實挑戰;東南亞的恐怖主義暫時不會對“海絲”建設構成現實威脅,但其潛在影響不容忽視;南海問題將自始至終影響“海絲”建設的進程,需要積極應對。
儲殷(CCG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注意“綠洲策略”,不能因為某個國家不安定就放棄發展,每個不安定的國家裏都有相對比較安定的“綠洲”。其次,開展項目要因地制宜。東南亞地區的購買力比較強,政府對生物發電、清潔能源非常重視,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政府對光伏項目非常支援,企業應該在這些領域多發展。(楊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