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BBC否認故意抹黑稱中國老師有同情心

  • 發佈時間:2015-08-19 10:30:4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英國廣播公司(BBC)二台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中式學校》自8月4日播出第一集以來,引發了大量關於中英兩國教育的關注和討論。紀錄片講述了5名中國老師在英國南部漢普郡的博航特(Bohunt)中學進行4周中國式教學試驗的故事。

  BBC網站8月11日報道稱,有觀眾給BBC留言,詢問此片的靈感何來;有中國媒體和網友質疑BBC的這部紀錄片“造假”;也有批評此片“妖魔化”中國教育的聲音。

  “設定場景的紀錄片”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新媒體項目《澎湃新聞》于8月5日發文,援引一位曾兩度赴英交流的上海教師吳雲的話説:“在我們去的小學,那裏的小孩子都非常守紀律,紀錄片可能作秀和炒作的成分更大。”

  她還表示:“我的想法是,它是假的,只是媒體的炒作手段而已。”

  BBC電視時事部的創意總監巴格諾爾在回應“造假”質疑時稱:“BBC這部紀錄片全部是真實的記錄和呈現。孩子們和老師們可能最開始對錄影機不適應,但是一兩天后,就忘卻了機器的存在。”

  “我們稱它為‘設定場景的紀錄片’。我們會設定場景,而且觀眾完全是意識到設定場景這點的。然後,我們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來記錄真實發生的情況。我們也確信,我們真實而全面地記錄了在為期一個月的試驗課程中發生的所有事實”。

  “妖魔化”中國教育?

  在中國的社交網站微網志上,網友們對於此片的幾處鏡頭頗有爭議,並對接受試驗的學生每天12小時的學習時間表示“不合理”。

  在第一集裏,跑步受挫的英國男生蹲在地上哭,但鏡頭只顯示英國體育助教安慰孩子,而中國老師卻在一旁“袖手旁觀”。

  巴格諾爾回應稱:“我並不覺得這是故意把中國老師塑造成沒有同情心的形象,或者故意抹黑中國老師,這是當天的真實記錄。相比剛來的中國老師,英國助教更熟悉自己的學生,她去安慰並不奇怪。”

  巴格諾爾補充道,看完3集紀錄片,觀眾會發現中國老師其實是“非常有同情心”的。

  專挑“亂”的播?

  報道稱,第一集裏有鏡頭描述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的李愛雲老師用英文跟學生説“現在不要講話,不要問問題,聽我講”。在預告片中還看到了孩子哭泣、中國老師跟孩子對峙的情況。李愛雲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説:“這是從最初混亂的情況裏挑了最亂的播出。”

  巴格諾爾回應稱,如果看完全部3集紀錄片,中國觀眾會感到“驚訝”和 “開心”。他透露,在後兩集裏,有更多溫馨的場景出現,尤其是在第3集裏。

  而在後兩集中,第一集裏的“殘酷”問題會得到解答:中國老師開始慢慢適應,並開始掌控課堂,也有了跟孩子們一對一交流和互動的機會。

  巴格諾爾也希望觀眾在看完整部紀錄片後,會覺得它是一部“聰明”又“吸引人”的電視作品,而非一部“聳人聽聞”或者“令人憤怒”的紀錄片。(據參考消息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