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內人士談中國紀錄片“缺錢”窘境 好作品仍是撬動資本關鍵

  • 發佈時間:2015-06-17 21: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長沙6月17日電 (記者 魯毅)“資金永遠是最頭疼的事情。”談及中國紀錄片的發展現狀,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馬志丹認為,儘管當前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但沒有大資本的支撐,一切都是空談。

  17日,馬志丹等多位紀錄片從業者匯聚長沙,參加繁榮中國夢主題創作推動紀錄片健康發展論壇,探討中國紀錄片發展之道。

  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産業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開啟了中國紀錄片的新篇章,《旋風九日》則讓紀錄電影邁入千萬票房時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開闢專項資金扶持紀錄片發展。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大多數紀錄片仍無法收回製作成本,投資方與發行方對紀錄片也並沒有表現出業內人士預期的熱情。

  馬志丹説,她平時的工作除了導演拍片還要拜訪“有情懷的”總裁、商會負責人等,為紀錄片拍攝尋找資金支援。她拍攝的《追夢在路上》等多部紀錄片,就是依靠其“總裁路線”解決了大部分紀錄片製作的資金來源。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確實不乏企業家投資紀錄片的成功案例,但不能老拿“情懷”説事,依靠“情懷”並非長久發展之計。紀錄片發展除急需培養專業的行銷、發行人才之外,還需要適應市場、提高品質,這是撬動社會資本的關鍵砝碼。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也認為,中國紀錄片人需要潛心創作磨礪出具有“精神鈣質”的優秀作品。“吸引人、啟迪人的優秀作品出現了,紀錄片才會被社會關注、被觀眾認可;有價值、有市場的優秀作品多了,紀錄片産業發展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中國紀錄片行業第一股“三多堂”總裁高曉蒙表示,目前紀錄片已實現了承制費、版權費、片尾聯合攝製署名權等商業盈利模式,作為影視行業價值洼地中的洼地,紀錄片一定會迎來爆發性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